事实并没有那宝豆讲的那么恐怖,街是要征了。说是要建个互市专门给相邻的几个村子通通气,还要造一条路,只是这样的话县里银子不够而且是为百姓在做事,所以还想在街上摆摊的的人就得每月jiāo25文钱,先一次□□半年。这样就是150文,萧霖盘算了一下,这些钱还是有的,当下就跑回去跟韩熙商量,叽叽咕咕说了一番,两人生意也不做了,就直奔衙门说是来jiāo租金,这急忙的样子看得那几个不快都是吓了一跳,这两人是赶着来送钱的吧。
也不怪他们这么想,150文钱不是小数,且这还只是开始半年,以后这价格怎么说还不一定,再说这造路也不是一时半刻弄得好的,少则也得个半年一载的,这钱从哪里挣?
这事儿萧霖怎么会没有想到,他这么选择有两个原因,一则,这县衙好歹是朝廷管着的不可能名明目张胆的骗老百姓的钱,那么这路就肯定会造,而且他听说这县官老爷明年就到期了,那么这一举措怕是他最后的政绩又怎么可能不做好!二则,这互通有无是将来发展的的趋势,光靠着这个镇上的人他们的生意是永远做不大的,市场饱和了呀!跟韩熙说的也差不多是这番意思,都是聪明人自然能想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两人是被人领进府衙的,给他们立字据的是里面的刀笔吏,对于萧霖这两人态度不错,让他们自己选地方,想来是因为他们是第一个的关系吧。还额外在县官面前都说了几句——今日刚贴榜就有人来办理这些,老爷的政策是人心所向之类的屁话,拍的那县官很是舒服,也对萧霖二人有了些印象。
拿着那薄薄的一张纸回去的时候,萧霖激动的很看的韩熙也是心神飘飘。这几天两人都是神经疲惫,好不容易定下来,这心qíng自然是好的很。还特地去买了些ròu回家。
不过后面几天,那县官老爷的心qíng很是不好,10天过去了才来了5个人,这不是打自己脸吗!看得刀笔吏更是心慌,可这说明了是人家自愿,被人不愿做生意了也不能qiáng拉。想想明年自己任期就到了,家里已经传了话下来,都给他打点好了,只要做出点成绩会京城指日可待,这机会不能错过。心里纵使不痛快,也还是开始了造路的事。
后来萧霖想了想,宝豆会知道这消息,想必是县官去这些大户人家借钱了吧,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像萧霖他们这么积极主动的毕竟是少数,县官只好实行武力政策--每天派人守在街道上,有人来摆摊了就要检查一下征收证齐全了没,很像现在的卫生检疫合格证。萧霖和韩熙因为是最早的一批,这些官差都认识了,到后来就随他们去了。
只是这么一来,镇上的摊位一下子少了,人们想买什么都得去那些大点儿的店,这一般人家哪受得了这么花银子啊,于是仅剩的那几家摊位都成了抢手货,这些人的东西也都涨了点价儿,可多1文,2文的比起那些店里的东西也是便宜的很,这生意反倒比以前更好了。弄得其他摊贩是后悔不已,想去县衙租吧,这县官也不是好惹的,价格又涨了,每月30文,这——唉!
就这么下来,镇上的摊位一直以缓慢的速度在增长,不复以前那热闹劲儿了。
萧霖他们的事儿也找被村里人知道了,听说两人跟傻蛋似的去租了半年,这些人就把他们当笑话看,看什么时候两人哭着回来,记着那会儿李玉这小崽子还瞒着家里给他们拿来一块红薯,可怜兮兮的说——这是他昨天省下来的给他们吃。逗得两人是笑的开心。也没解释,倒是第二天回来特地给他买了点糖算是奖励。这村里真正关心他们的也就这小孩了。
显然村里人没料到,这个政策不但没打垮他们反而还让两人的生意蒸蒸日上。这下风向又转了,有说他们这是狗屎运的,也有人说萧霖脑袋瓜子是聪明,自从他来了韩熙家里就一直在挣钱。
两人对这些都是置之不理,他们现在忙着给大白菜结种子。
这些大白菜终于是度过了这个冬天,萧霖按着自己记忆力的方法,把白菜的上半部分切下来留着,下半部分带着根的的就种到土里,跟一般菜一样,该浇水浇水,该弄肥了把李玉叫过来一趟。等chūn末的时候还真就给他们弄出来白菜种子。
☆、第24章
这白菜种子来之不易,看着那些比米粒还要小的种子,萧霖觉得之前的酸甜苦辣都值了。捧着一点就去给韩熙看,心里激动的很,好在还知道这事儿不小要低调,不然只怕是要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