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韩熙这里看的啊霖得意的笑脸就知道那人到时候肯定得不了好,这样也好,让他们吃点苦头,知道自家不是好欺负的。
3天后,赵山就说要跟他们老板签契约,那人起先不愿意,这就卖个豆腐方子还要自家掌柜的出面,自己这管事的做的岂不是太没面子。可耐不住赵山不肯让步,只好带着他去了镇上,想不到这掌柜的竟是萧霖过年做工的那家。掌柜的怪管事怎么把人给到店里来了,这玩意被姓萧的那厮看到事qíng可不好了。管事的也是没办法,就说赵山一定要跟掌柜的签契约后才肯拿秘方,也是没了办法才出此下策,趁机还捧了几句,掌柜的威信高啊,村里卖豆腐的都知道您的大名。那掌柜的也是没脑子的,被捧了几句就乐呵呵签字拿钱了。
赵山是拿着10两银子自己走回来的,那掌柜的拿到了自己要的东西自然不会好心把人再送回来。可怜赵山一路上都把自己裹的紧紧的,一点点风chuī糙动就死命跑。好不容易跑到家里踹的跟个牛一样,咕咚咕咚喝了一碗凉水才缓过来。忙把怀里的10两银子jiāo给老娘让她好好保管。自己就去了韩熙家汇报事qíng经过。再知道这坏事儿竟然是哪掌柜的赶出来之后,萧霖还是有点惊讶的。明知道是自己的生意,还来抢,当初那个火锅的方子可是让他赚了不少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倒是赵山还心有余悸,怕那人说方子是假的要来退钱可怎么办。韩熙安慰道:“这方子是不是你们做豆腐的方子?”
“是的啊,一步都不差的,我娘教我的时候都没说这么细,就是我娘还让我添了点东西挺奇怪的。”
“那不就行了,你给的东西是真的,他们怎么找你麻烦呢!”韩熙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赵大娘可比赵山聪明多了。想想也是,赵山就这么被忽悠走了。
且不说那掌柜的怎么拿方子做独一无二的豆腐,在他研究出来之前,韩熙和萧霖的摊子每天还是络绎不绝的生意。赵山拿了那10两银子,加上前面省下来的钱,他娘就给他找人去相看,竟还真找到一户,已经换了庚帖,打算年底订婚。不得不让萧霖感慨着速度真是刚刚的。
这年10月与邻村的路就通了,平时不方便走动的人这时候纷纷都出来了,有几户人家约定一起坐车来的,也有独自一户或者一人来开眼的,想当初萧霖他们去邻村那个困难劲儿就知道沟通是多么的不易。
这么一来,镇上的几个摊位那生意是越发的红火,萧霖他们的更是,邻村的都是没见过这么新奇的吃法,见买的人多也都想来一点尝尝,就是那油费得很。不过现在通了路,去油店也方便,两人平均每三个月就得去进一次货。那掌柜的也是变得越发的和谐,因着萧霖他们的介绍着当初无人问津的豆油卖的还不错,来的人几乎都会问一句时是不是炸豆腐用的?他也不得不正视这两人——以后必不是池中物。
到这时候,村里已经很少能在明面上听到有人说萧霖的坏话了,这当中还有李玉这小屁孩的功劳,想吃豆腐了就去韩大哥家,肯定会有的吃,就因为这他也不允许村里有人说萧霖哥的坏话。起初还有小孩子笑他,说他是萧霖的跟屁虫,不过再吃了几次李玉偷偷带出来的豆腐后一个个马上就转了风向。一时间萧霖竟成了孩子们最拥护的对象,也是个奇观。
韩熙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竟然从最穷的变成了令人羡慕的人家,红眼的人自然也就多了。除了那个到现在也没做出独一无二豆腐的掌柜外,里正的侄子也是一个--李锦,听着是个好名字这人却是村里人都不待见的。里正做人做事都还算是公正,就在这一件事儿上拎不清,对他没爹没娘的侄子只一味的帮衬,对侄子说的事儿基本都做了。李锦拿不到那方子就被人撺掇着去求求他叔,这人脑子一热还真就去了。去之前还装模作样的拎了两把菜,看得里正是老脸都笑开了,直言侄子终于长大了,也是该成家的时候了。
李锦就趁着这话说开了,哭诉着自己哪来的钱娶老婆啊!连屋子都还是以前爹娶娘时留下来的一间,现在都破的不成样了。一说起李锦的爹娘这还算憨厚的老人就昏了头,问他要怎么办,这日子总得过!
“老叔,那个韩熙不是很有办法吗,他家那个人来了没一年你看他们现在吃的,每天出门用的都是驴车。”脸上的羡慕嫉妒恨一览无余。
里正吧嗒一口手里的烟,瞟了眼李锦,自己的侄子他会不知道那个脑袋瓜里心思“不行,这是人家的本事,你要有本事你也去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