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_作者:如小果(108)

  蒋夫人听说了也笑道:“你们留在这里听我们说话也无趣,不如去别的地方。”

  蒋小姐站起身应了一声,童若秋便领着她们出来,到了隔壁的抱夏。

  “这屋子里后面有个池塘,今年又种了几棵树,所以这里倒比正堂屋凉快些。”童若秋一边说,一边请蒋小姐坐下,又过来朝童若瑶悄悄儿道,“我说的不错吧,是不是把你也比下去了?”

  屋里安安静静的,童若秋虽是悄悄儿说,蒋小姐还是听见了,红着脸嗔怪道:“姐姐总爱拿我取笑。”

  “二姐姐说的是实话,蒋姐姐才貌出众,是妹妹不能比的。”童若瑶一眼就喜欢上她,果然很温柔,可并不是童若秋说的小声小气,柔柔弱弱,蒋小姐浑身都透着一股子娴静的味道,大家闺秀范儿十足。

  “好了,都坐下说话吧。”童若秋叫丫头上了茶水,看来她适应的很快,已经完全融入了孙家,这会子全是主人招待客人的模样。

  吃了几口茶,童若秋见蒋小姐不说话,一时也找不到话说,便问童若瑶:“听说三妹病了,可是真的?”

  这不白问吧,应该是早就确定了的,童若瑶点点头,重复了一下自己听来的。

  童若秋冷笑一声,脸上分明写着“活该”二字,遂说起童若晨来,“……他跟着大哥总算是长进了,可如果明年大哥去了欧阳先生那里,也不知他会不会回到以前的样子。”

  这算是帮童若远说好话?童若瑶有些不敢置信,童若秋何时会替别人说好话了。瞥见蒋小姐为之一动的神qíng,童若瑶笑着答道:“近来二哥也经常得先生表扬呢,还听大哥提过,说是先生说的,不过三两年的功夫,二哥也能下场了。”

  055:好事成双,两兄妹的婚事

  蒋夫人四月便来了上京,又带着女儿蒋小姐,说是来探亲,其实摆明了也是要给女儿在上京寻一门亲。蒋老爷是寒门子弟出身,蒋夫人与赵氏结识还是几年前孙大人与蒋大人做过一年的同僚。

  蒋夫人虽看起严肃了些,与赵氏都颇为投缘,说起两人的关系,倒是比孙大人与蒋大人好些。所以这次赵氏得知她来上京,便立刻打听出她的住处,邀请她和女儿住到家里来。

  那会子正遇上赵氏忙着筹备儿子大婚,她又带着一个女儿,住在别人家不好,就在外面现买了一座小宅子安顿了。这些天也顺着一些关系相看了几位年轻小辈,其中也包括童若远,可看来看去,好像都没有一个特别中意的。

  那些家境好的,难免有些瞧不起蒋小姐,嫌弃她庶出。若是配给那些庶出的,即便家境好本人没能耐,到底也不成样子。以后成家分出来单过,没有本事又不懂得算计,之后的日子怕是一日难过一日。

  蒋小姐还在襁褓中,便抱过来由蒋夫人养着,她生母又去了,这么多年过来,她虽不是蒋小姐的生母,母女间的感qíng倒深厚。蒋小姐乖巧懂事,更得蒋夫人的心,三个庶出的里面,最喜欢的便是她了。

  说起蒋小姐的亲事,十二三岁就说了一门,便是冀州左使的嫡出次子,眼看着即将大婚,岂料天不遂人愿,那冀州左使大人的次子突感疾病死了。

  有人说是蒋小姐命格过硬,冀州左使大人次子命格弱了些,故而是蒋小姐将他克死。一传十十传百,蒋夫人自知在徐州那边恐难寻一门亲,又考虑到蒋大人过几年也要回京复命,打点好了便要留在上京,不如就在上京给蒋小姐寻一门亲。这样一来,以后都橄回来也就隔得不远,再者,上京这样的地方,年轻人小辈如过江之鳞,总能找到合适的。

  因此,便急忙忙让蒋夫人带着女儿来了上京,只是……上京这样的地方,年轻后辈确实多,可,也不是那么容易便能说定的。

  留恋了这些日子,蒋夫人心里犯了急,赵夫人又提了提童若远,才让蒋夫人有心见见周氏。

  今儿一瞧,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周氏看起来很好相处,童若远亦是一表人才,听赵夫人说又颇得欧阳先生赏识,然而,家境确实有些艰难了,那一身衣裳看起来是簇新的,却是徐州都不时兴的缎子。

  周氏的女儿童若瑶,说是乡下长大的,倒看不出乡下人的小气,落落大方,一言一行都像是受过极好的教养。可那身上穿的,却一点儿也不像大家闺秀,都是极其普通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