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_作者:如小果(111)

  “听说顾家老太太去了咱们家,还求了四妹的庚帖?”

  童若瑶半醒半迷糊地点点头,又一个问题砸过来,“什么时候能吃上四妹的喜酒?”

  童若瑶彻底醒了,什么喜酒?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可知蒋家妹妹的事儿?听我婆婆的意思,就是因为她已经年满十六,没有说下亲事,这会子来上京才屡屡不遂愿。我以前也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像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孩儿,年满十六还没有说下亲事,就会被人以为自身有什么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四妹只比三妹小一个月左右,再过一两个月你也十六了。可不是要吃你的喜酒了?”

  周氏那么着急,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童若瑶始终无法理解。不过既然有这么个缘故,便有它存在的理儿。这个时代的人认为,女孩儿到了十一二岁便能看出xingqíng和以后的发展形态,好的女孩儿自然是早早就有人说了,没有人提的,那便是别人看不上的,人人都有这样的心态,久而久之,女孩儿年满十六没有定下亲事,那定然是女孩儿的问题。

  到底是不是不好说,问题是大伙都这样认为了,所以过了十六,要嫁女儿便只能低嫁。嫡出的还好说,毕竟是嫡出,庶出的就更是难了。

  “四妹?莫非,你已经见过了未来……”

  童若瑶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呢?还是姐姐竟拿妹妹取笑。”

  “我不拿你取笑拿谁取笑?难道去拿三妹取笑?未来的三妹夫已经那样了,我再取笑他怕遭天谴呢!”

  看童若秋说的那般自然,童若瑶就想起了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果然童家的人都够没心没肺的。

  童若瑶有意转移话题,“你刚才说蒋家姐姐已经十六岁了,我看着好像和我一般年纪呢,叫她一声姐姐我还不好意思。”

  “比我还大一个月呢!看不出来吧?徐州的风水养人,所以看着小,可毕竟生辰八字不能随意更改,摇在哪儿也不能乱说。不过,她倒不是因为别的,说是因为八字太大,把人家给克死了。”

  这个说法也够荒唐的,还没嫁过去就说人家克死人。难怪要舍近求远,也难怪要把眼光放低,童若瑶倒是觉得蒋小姐知书达理,和大哥很是登对,当然她也不相信克死人的说法。就是不知道周氏会怎样看……

  赵夫人盛qíng难却,到底还是留在孙府吃了晚饭,离开的时候,太阳才下山。前面蒋夫人携蒋小姐先一步上了马车,蒋小姐还撩开帘子朝童若瑶和童若秋挥手道别。

  目送马车离开,周氏和赵夫人低声说着话儿,“……多谢……到时候还请夫人再费些心……”

  赵氏满嘴应承,又夸奖了童若远几句,看起来周氏并没有受蒋小姐已经十六岁的影响,回去的路上,周氏脸上的笑容就没间断过,就好像一个人翻山越岭走过所有坎柯,终于拨的乌云见彩虹,看到了一条平顺的大道。

  张氏用不冷不热的语气告诉老太太,老太太目光沉沉,末了才说了一句。“那是他们的福气。”

  张氏叹口气,又咬了咬牙,总觉得自从童老爹一家子回来,所有的好事都被他们占了。而她这边,又接二连三地不顺,特别是童若绾,不过眼下倒好了,三丫头出阁,家里就太平了,她也要好好儿开始给儿子童若晨物色媳妇。

  想到了这里,心qíng才好些了,舒口气陪老太太说了几句话,便回房歇着。

  童老爹回来的时辰逐渐恢复正常,周氏放了心,才朝童老爹说起蒋家,这一次童老爹倒是一点儿意见都没,还道:“大户出身到了咱们家,到底委屈了。”

  周氏佯装不高兴,“难道咱们若远就配不上人家?”

  童老爹端起茶杯喝茶装着没听见,周氏瞧着,复又叹口气,说起童若瑶来。“……蒋家那样的女孩儿,过了年纪也只能寻咱们这样的人家,何况咱们家瑶儿呢?要依老爷的意思,当初在李家村定下反而好些。”

  那些来提过的,就是大奎家日子也算是好的,但因为他的母亲是那样的人,周氏不敢认,童老爹也看不上,李长老的长孙人才倒是不错,恐怕也难入童老爹的眼。以为到了上京大地方更好,殊不知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弯弯道道。日子一天天过,有人觉得慢,有人觉得快。

  “蒋家如何说?”童老爹似是有意回避童若瑶的问题,问起蒋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