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_作者:如小果(167)

  说的童若瑶耳根子滚烫,好说歹说她们才同意等沐浴后再敷脸。要大家看着她洗澡,还不找个地dòng钻进去?

  喜娘来得很准时,卯时三刻就到了童若瑶的屋里。大婚当日,不论新娘还是新郎,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必须是崭新的。而童若瑶这一身衣裳,除了外面的礼服是自己绣制,里面的却是顾家送来的。里三层外三层地穿,说是俗礼,倘或是夏天还不把人热死。

  都说新娘子最美,这样穿着还不知美在哪里。童若瑶郁闷了一回,心里反倒自在了些。

  喜娘笑道:“据说顾家祖籍天杭,那边的俗礼比是这般,新人穿的越多越吉利。”

  蒋蓉华笑道:“如此说来,倒是和徐州那边的礼很相似。”

  喜娘一副见多识广的模样,说了一串各地的婚嫁俗礼,把大伙的心思都引到她身上,很快就将新人的衣裳穿好。

  蒋蓉华打眼色示意惠儿去请周氏过来,接下来便是行梳头礼,周氏又是笑又是落泪的,众人都在旁边劝着不必细说。

  等梳了头上了妆,喜娘将镜子拿过来要童若瑶看。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童若瑶自己都吓了一跳,脸也太白了,偏偏双颊胭脂又打得重。童若秋和童若绾出阁时,明明不是这样,怎么到了自己就变成这幅模样了?也不怕把别人吓着了。

  童若瑶放下镜子,喜娘正yù解说,童若瑶就已经替她说了,相当的无奈,“这也是天杭的礼。”

  喜娘一脸诧异,“姑娘如何知道?”

  童若瑶忍不住就翻翻白眼,蒋蓉华也觉得太过,试探xing地道:“虽说要遵照天杭的礼,也不能废了上京的礼,又是在上京,不如……”

  可以想象,这个妆到底有多吓人。童若瑶附和地猛点头,她不想吓人。喜娘转念一想,笑道:“少奶奶说的也有理,咱们穿衣裳已经尊了天杭的礼,其他的就按照咱们上京的来吧。只是,现在洗了只怕来不及。”

  “没关系,只要不是素面就好。”童若瑶忙道,生怕喜娘反悔,让她顶着这个奇怪的妆去吓人。

  蒋蓉华忙叫惠儿出去打水,童若瑶洗了脸重新上妆,喜娘怕时间不够,手脚特别麻利,刚刚上好了妆。陈妈妈进来说:“老爷、夫人问还需要多久,是时候过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喜娘忙道:“即刻就好。”

  惠儿、小玉等忙将首饰等拿来,本来就觉得笨重的身子,这会子又重了一些。

  外面天已大亮,院子里丫头婆子来来去去忙碌着,童若瑶由小玉扶着,先过来给周氏和童老爹磕头,听周氏和童老爹训话,那一刻,才觉心里一酸。这是她身为童家姑娘给父母磕的最后一次头,以后,她回来便是半个客人。

  礼毕,小玉扶着她起来,童老爹率先起身,一行人往老太太屋里来。老太太还是那个样子,躺在炕上,廖妈妈和另外的婆子扶着她勉qiáng坐起来。病痛最是磨人,老太太瘦了很多,本来就浑浊的眸子这会子更是灰蒙蒙一片,在半空中寻觅了半晌,视线才落到童若瑶身上。

  廖妈妈特意给她穿了颜色略显鲜亮的衣裳,饶是如此,依旧是没什么jīng神,等童若瑶磕了头,她就受不住又躺下去了。廖妈妈捧着一个锦盒,笑道:“是老太太给四姑娘的。”

  “谢谢老太太。”童若瑶福福身才接住,盒子有些笨重,险些没有拿稳。

  张氏和童二叔并排站在炕头,童若瑶将盒子递给小玉,过去给他们请安,张氏送的压箱底的礼是一套玉石首饰,一对龙凤纹管子、一对彩贝花钿手镯、两枚玉扳指。果然如她所说,是云鼎坊的手艺。这种花钿只有云鼎坊的师博能做的这般细致,并做在玉石上。

  之后,便是等待了。童若瑶回到屋里,想起童若秋出阁,屋子里的热闹,又想起童若绾出阁,屋子里的清净。这会子轮到自己……

  刚从那边回来,童若绾就到了,说了几句话又无处可去,便端着茶杯坐在椅子上吃茶,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小玉端了点心果品进来,童若瑶细嚼慢咽地打发时间。院子外渐渐热闹起来,客人恭喜道贺声时不时传来,像魔音一般叫人心神不宁。

  也不知过了多久,惠儿进来,“大姑奶奶打发了人来,说昨儿下午,大姑奶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真的?!”小玉惊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