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_作者:如小果(24)

  这样的一群人来了,还张口闭口称呼童老爹为大老爷。那么,童老爹到底是何许人?不管是什么人,那绝对比李家村任何一家都qiáng多了。

  年底虽说忙,但也算的上清闲,就连附近几个村的人也跑来这边打听。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童家就没断过人,今儿不是这个带着亲戚来探口风,明儿其他人又来了。

  连童若远也没能幸免,俗话说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这些人竟亲自上门推销女儿。童若瑶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若要别人瞧得起,就须得站在比别人更高的地方。

  周氏在屋子里陪着来访的客人说话,童若瑶在自个儿屋里给爹爹和大哥做鞋子。冷不防帘子被撩开,童若瑶抬头望去,竟是一脸笑容的刘氏抱着她孙子从外面进来。

  童若瑶不留痕迹地蹙蹙眉,刘氏怀里还揣着一个盒子,不等童若瑶站起来让座,她倒先走过来把盒子塞给童若瑶,低声笑道:“原是叫大奎送来,他那人你也知道,见了姑娘就害臊,少不得我厚着脸皮来了。”

  童若瑶哪里敢收,这刘氏的目的她早就明白的,这会子见大伙都对自己好了,她也改变了之前的态度。倘或老爹最后没有升官发财,她又会是怎样的呢?

  刘氏见童若瑶不言不语也不动,厚着老脸又道:“是你嫂子从城里带回来的,算不得稀罕,姑娘拿去玩儿。”

  嫂子?童若瑶浅笑道:“我大哥还没成家,哪里来的嫂子?”

  刘氏一时口误才这样说了,见童若瑶反问,忙陪笑道:“是大奎的嫂子。”

  “大奎的嫂子何时变成了童家姑娘的嫂子了?刘婶子,你这话说的倒怪!”外面又一人进来,脸上带着笑,语气尖酸刻薄。走过来打开盒子一瞧,“呀呀,了不得,刘婶子真是舍得,这足有分?”

  那妇人举着一只赤银镯子,左右细看,嘴里“啧啧”出声,未了丢进盒子里补充道:“样式陈旧了些,咱们这一把年纪的戴还好,姑娘家到底不成,刘婶子既然要送来,何不花上一点儿钱找个工匠师傅重新打了?这样不但样式瞧着好,陈色也更新。”

  这妇人便是李家村最爱和刘氏唱反调的,偏偏这两人又喜欢走在一起。刘氏听了她的话,气得脸红脖子粗,“我又没送给你们家姑娘,你管的着么?有本事你就生个闺女,我定然会找师傅打一套全新的送去!”

  “这么说来,倘或我生了闺女,你也要生个儿子来配?要不就让大奎等着?”说着自己倒先笑起来,“原来我生的闺女比童家姑娘还好呢!”

  说完朝童若瑶眨眨眼,又听得刘氏道:“只要你能生出来,即便我没儿子,这里还有个孙子呢!”

  刘氏倒也是会说话的人,摆着现成的就占了便宜,她脚边可不就站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这妇人被堵,冷哼一声道:“那也要我闺女瞧得上!”说的好像她家真有一个闺女似地。

  两人又争执半晌,互不谦让,最后皆是脸红脖子粗,双双盯着童若瑶,异口同声地问道:“姑娘收下还是不收下?”

  原谅童若瑶走神,不知道她们怎么就说到自己身上,疑惑地眨眨眼。那妇人得意地笑道:“童家姑娘不是那等没眼光的,千挑万选非要选你做婆婆,你还是省了这个心!”

  刘氏输了阵势,不自禁地口出狂言道:“童家姑娘就是瞧上了我家大奎,你眼红就想着添乱,真是应了那句俗语,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咱们合不来,也不至于这么缺德地要破坏别人家的事儿。”

  这声音愈发大了,惊动了在正屋的周氏,忙过来看。见刘氏摸进童若瑶屋里,心里原就不快,又恰好听到刘氏说童若瑶看上大奎的话,一时被气着了,也顾不得别的道:“刘婶子说话紧着些,历来孩子的事儿都由父母做主,哪有孩子说了算的道理。再说我家姑娘鲜少出门闲逛,也不大见生人,你这样说到底是何意?”

  015:蛮缠(2)

  刘氏灰头土脸地从童家出来,越想越不甘心。回到家里就和老头子商议,道:“这事儿不能就这样算了,大奎就是被童家姑娘给耽搁了。以前没有发达的时候,也不见得他们那样瞧不起人,如今发达了就了不起了,咱们就任由欺负?”

  他丈夫抽着旱烟,隔了半晌才道:“以前也不见你去童家,你又怎么知道他们以前是如何待人的?再说,村里人不都说童家待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