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_作者:如小果(36)

  童若瑶见大伙都在忙,自己反而闲下来,便先去正屋里瞧了瞧。里面也非常gān净,有几样简单的家具,虽然是旧的,却擦的很亮。窗帘没有,所以房间里很亮。

  接着,童若瑶发现,正屋这边的两间房是通的,用帘子隔开。分出了里间和外间,外面便可做周氏起居安歇之处,里面便能作卧房。这样想着,童若瑶觉得这院子虽然还是很小,却也非常实用。并且,里间靠墙摆着一张chuáng,chuáng上还有被褥之类。想必童老爹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难怪走进来就觉得有人气。

  参观完了正屋,童若瑶琢磨着在剩下的房间中给自己选一个好的房间。站在屋檐下考虑了半天,最后用男左女右的法子选了右边的房间。

  他们已经将东西搬进了正屋,童若瑶见周氏进去,也忙跟着进去。接下来要忙的事儿很多,从李家村带来的东西要拿出来检查,能用的自然要拿来用,不能用的要处理掉。还有,房间里虽然gān净,好歹也要布置布置。

  何况,家里还有客人,晚饭也要张罗起来。想到这里,童若瑶顿住,对面忙碌的周氏也顿住了,她们似乎都想到了一问题,这院子有做饭的地方吗?

  母女两一起走出房间,恰好童老爹提着两个包袱过来,母女两异口同声地低声问道:“有做饭的地方么?”

  在李家村没有吃完的米也带了来,还有乡亲们送了一些gān菜什么的都带来了,食材不用现卖,可……

  童老爹将包袱放在桌子上,领着他们绕过正屋,从一道木门穿过。依附左边而建有两间后罩房,里面炉灶,锅碗漂儿,应有尽有。

  周氏不觉蹙蹙眉头,只听得童老爹道:“这些东西是房东的,不用收捡起来便可。”

  房东的?别说周氏不相信,童若瑶也不相信。

  “是二老爷安排的?”周氏问出童若瑶也想问的问题。

  童老爹面色无异,却也瞧得出好像有难言之隐,童若瑶巴巴地望着童老爹,她很想知童老爹到了上京后,到底有没有去见老太太。更想知道,老太太如今对他们一家到底是什么态度。

  童老爹没说话,应该算是默认了。那么,老太太的态度就更难猜了。或者,是童老爹还没有彻底放下心里的结。

  从后面出来,东西已经全部搬完,童若远陪着童二叔在正屋里坐着,两位家丁自顾和童二叔叫来的人闲聊起来。虽然都是家丁,到底也有区别,童二叔带来的那两个人分明有些瞧不起王乡绅家的两个家丁。

  歧视,大多时候都出现在相同身份的人之间。若要归根结底,都是家境不好才去别人家做奴才,真的有区别么?

  “老太太得知今儿嫂子、侄儿们抵达,已经吩咐内子预备了洗尘宴,嫂子、侄儿们略略歇歇,一会儿我派车来接。”童二叔站起身道。

  周氏欠欠身,童老爹只点了点头。童二叔看着童若瑶笑道:“家里姊妹知道你们要回来,早就念叨着,今儿还吵着要去码头上接你们呢!”

  童若瑶应景地笑了笑,上京的女孩儿能随便出门?童家好歹也算是书香世家,虽然落败了,祖上的名誉多多少少还是保留了一些。对于子女的教育也应该比较重视,反正身为童家的女孩儿,童老爹和周氏对童若瑶的教育就十分的严格,可也正是这个严格,让童若瑶能顺理成章地读书认字,才有幸免于做一个古代文盲。

  童二叔又朝童若远提起他的儿子童若晨,多有赞美童若远贬低童若晨的意思,大概还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童若晨是童二叔唯一的儿子,可偏偏不学无术。

  既然要来上京,见这些人也是不可避免的。

  童二叔又朝外面喊了两声,跟着他来的两个家丁忙不迭地跑过来,弯着腰笑问道:“二老爷有何吩咐?”

  “你们暂且就留在这里,府里原有的差事派给别人,以后就跟着大老爷。”

  这话叫众人都吃了一惊,两个家丁的脸也瞬间变了颜色,童二叔一瞪眼,他们忙垂下头答应着。

  童老爹道:“不用,家里事儿不多,地方也不大,容不下多余的人。”

  这话说的太qiáng硬了些,童若瑶怀疑童老爹是不是又受了什么刺激。

  童二叔愣了愣,转身笑道:“今儿才来,多少东西要收拾,明儿倘或用不上,再叫他们走便是了。”

  周氏扯了扯童老爹的衣袖,才阻止了童老爹第二次qiáng硬的发言。童若瑶不知怎么的,松了口气。他们一家离开上京多年,老爹如今虽然已经为朝廷所用,然,新科同进士出身,年纪又大,在上京这地方又没有其他相熟的人。童家好歹是本家,一家子不和气,就显得更加势单力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