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嘴馋,吃了一半见童若瑶手上还有,又跑过来把尾巴摇的欢快,口水成灾。童若瑶板着脸,故意做出恼装,训斥道:“光吃ròu怎么成?那些饭你也必须得吃gān净。否则,这些ròu也不给你吃了!”
小黑似是听懂了童若瑶的话,委屈地“呜咽”两声,乖乖儿回去吃饭。童若瑶扭头朝童若远笑道:“你瞧,这些动物跟人久了,也是通人xing的。哥哥,你说是不是?”
童若远无可奈何地叹口气,有件事却必须要嘱托妹妹,“往后不要和若晨走的太近,看见他能避开侧避开。”
童若瑶怔住,她和大哥独处从来都自在轻松,比在周氏跟前还要随意。大哥也是如此,虽然不明显,但眼神会柔和许多。现在这样郑重其事地嘱托自己这些话,童若瑶不假思索地道:“二哥瞧着不过是xing子顽劣了些罢了,再说咱们与二叔虽住在一个大宅子里,毕竟是分开的,碰上的机会也不多。”
但意外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童若远反问道:“你还听大哥的话么?”
这样严重?童若瑶更是疑惑,心里七上八下的,却点点头笑道:“当然会听大哥的,我以后避开他就是了。”
这边两兄妹说着话儿,那边却已经闹起来了。
原来童若秋得了张氏的主意,为了在赵夫人及各位客人跟前展示童若秋的厨艺,便叫她午宴后去做些糕点,好让大伙看戏的时候用。童家长辈与这些京中夫人的jiāo际本就不多,作为童家后院的女孩儿,机会更是少。难得今儿老太太寿辰,来客众多,也好让大伙都认识认识她,还得叫她们记住,必然是要做些什么。
张氏这个主意也源于童若瑶那幅刺绣,今儿来客怕是都记住了童家大房的童若瑶,明显抢了自己女儿的风头。虽然婚事有了着落,可也不能让自己的女儿默默无闻,再说孙家到底不同,以后自己的女儿是要嫁去孙家,总不能是个连童若瑶都不如的。
只是,童若秋偏偏看见童若瑶端着一盘子东西走了,心里嫉妒赵夫人对她的关注胜过对自己,一时就想了个主意。
“不过是一盘子糕点罢了,喜欢吃的拿去吃了就吃了,何必这样大惊小怪,惊动众人都知道?”老太太眸子里闪着不悦,怔怔地盯着童若秋。
童若秋抑制着心里的不安,委屈地催着头,她身边的丫头忙道:“老太太不知,二小姐年前就琢磨起来不知道送老太太什么寿礼,恰好一日院子里梅花开了,清香扑鼻,二小姐就想到采了梅花收藏起来,好做一道梅花点心。”
张氏不由怔了怔,这主意是午宴前才告诉女儿的,如何扯到年前去了?
有人赞道:“老太太果然有福气,子孙满堂又都是极孝顺的,也莫怪二姑娘这样着急。梅花开时正值严寒,二姑娘也不知糟了多少冻,煞费苦心地保管了这些时日,今儿做出来原是要送给老太太,不想……”
说到这里忙止住了,老太太心头不满的就是童若秋xing子太过冲动,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这样闹出来,外人瞧着面上自然是说她孝顺。可却没有想负面影响,童家原本就落败,今儿自己寿辰,家里什么没有,偏偏还有人去弄那并非什么稀罕物的点心。
只怕心里会想,童家今儿大办倒不错,平日里还不知怎么节俭度日,下人们连像样的点心也稀罕。或者,书香世族的童家,连下人也管教不好,竟有这等公然偷窃行为。由此可见,童家二姑娘也并非什么聪明人,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谁家没有遗失东西的时候,只要不是庞大的失窃,都是关着门找出来责罚便罢。倘或叫外人知道了,谁还敢来,不怕自己随身戴的东西也被府上手脚不gān净的人拿去,如此外人还敢来么?
所以,纵然童若秋楚楚可怜,十分委屈,老太太一双眸子依旧盛满怒意,看了张氏一眼,张氏忙垂下头,听得老太太道:“罢了,没了就没了,把其他的端上来,你辛苦费了这些心,让大伙也尝尝。我中午吃了不少,这会子也不想吃。”
就这样?不追究?童若秋扭头着急地看了张氏一眼,张氏忙打眼色叫她下去。
老太太挥手示意了傍边的廖妈妈,廖妈妈叫丫头重新上了茶,气氛慢慢儿回来,便叫戏台上预备好了的继续唱。
不想,一个丫头急色匆匆地跑来,嘴里直喊道:“二小姐,找着了,是四小姐偷偷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