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_作者:如小果(8)

  那只小黑狗依旧蹲坐在炉灶边,瞧见里面的柴火要掉出来,便提醒地叫唤两声,童老爹从另一边走来。

  童若远看着父亲脏兮兮的脸,眉头打成死结,顿了顿往正屋去。

  童若瑶恰好从屋子里出来,见大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灶房,也跟着望过去,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午饭时,童老爹热了昨儿的剩菜剩饭,还过得去。而晚饭,桌上摆了四个碟子,黑乎乎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是碗里的米饭,也散发着一股糊味不说,同样黑乎乎的。

  童老爹显得有些局促,周氏温柔地笑着,率先拿起筷子。童若瑶两兄妹也跟着拿起筷子,不能打击老爹,即便是个大男人,也有脆弱的时候。

  是挺难下咽的,童若瑶见父亲紧张地看着他们三人,遂笑道:“女儿最喜欢吃锅巴,很香的。”

  说着,又扒了两口饭津津有味地吃着。童若远面无表qíng地吃着,周氏吃相历来斯文,反正大家都一致地没有表现出大的反应。童老爹似乎相信了妻子和儿女,终于拿起筷子,只吃了一口就吐出来的,忙叫道:“别吃了,这哪是能吃的东西?”

  三人仿若未闻,继续吃着,童老爹看着他们,禁不住老泪纵横,慢慢的也拿起筷子,一口一口地扒着碗里的饭。

  自此,老爹一人担当起家里的一切庶务,童若瑶和母亲做针线,童若远要协助父亲,被童老爹瞪回屋子里读书。周氏和童若瑶想帮忙,童老爹一样将她们赶回屋里去。

  不过两三天的功夫,童老爹做什么都有模有样了,周氏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商议着要先给童若远寻一门亲,近几年家里的开支没有用以前的积蓄,讨媳妇到不难。

  对此,童老爹提出不同意见。一天晚饭结束后,童老爹对童若远道:“过几天等榜单出来了,倘或不中,明年开chūn送你去上京。”

  童若远读书认字都是童老爹手把手教的,后来去了私塾,显然受过高等教育的童老爹比私塾先生学识更好。童若远也只在私塾里挂名,因为不进私塾也没法参加科考,论起做文章之类,都是童老爹指导儿子。

  倘或送童若远去上京,家里的开支必然就紧张了。

  童老爹惭愧地看着童若瑶,周氏明白过来,童老爹是准备将周氏给女儿预留的嫁妆银子拿出来。

  童若远当即否定,语气qiáng硬:“瑶儿已经十五岁了。”

  “大哥去上京的主意不错,反正我年纪还小。”乡下人的习俗,女孩儿十八岁才嫁人。

  周氏脸色有些为难,大伙都明白童老爹是将自己没有完成的事儿jiāo给了儿子,他已经打算彻底放弃了。童若远说不出话来,这一家子日子虽然拮据,瞧着好像家人之间也不见得亲密,可那些看不见的温qíng各人心中都明白。

  不能说童若瑶多么伟大,而是她十分珍惜这一份偷来的亲qíng,前世没有父母,这一世不但有父母还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哥哥。

  想到这里,童若瑶狡黠地朝童若远一笑,眼睛亮晶晶的十分漂亮,“倘或哥哥以后好了,难道就不管妹妹了?”

  “但是……”

  “家里的一切哥哥放心好了,我会好好照顾爹娘,哥哥安心读书就好,等哥哥出人头地,我也跟着沾光。”

  说句实在话,倘或有个举人哥哥,或者做官的哥哥,这村里人还会看不起她童若瑶吗?如果是一个远离大城市的乡村,风俗定然十分淳朴,可李家村这地方的人,多多少少受了城里人的影响。其实,童若瑶也明白,不能活在自己给自己营造的美好里,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很多东西从来就没变化。

  “好了,如今说这些尚早,只是让你心里有个底儿。”童老爹最后总结,示意两兄妹回去歇息。

  翌日,童若瑶依旧早早起来,没想到父亲已经在灶房里忙着张罗早饭了,童若瑶忙过去帮忙,父女两一起将早饭摆上桌,童老爹突然感叹地朝童若瑶说了一句:“瑶儿,是爹爹对不住你。”

  童若瑶半晌没反应过来,老爹叹息地去找周氏吃饭,只见小黑突然竖起耳朵,接着朝院门口跑去,嘴里发出见到陌生人的警告叫声。

  童若瑶回神,忙追着去,竟是李家村李家长老来了。因着李家村十有都是李姓,李家的长老就相当于李家村的村长。

  要知道,李家村根本就没人愿意和童家这个外来户jiāo好,长老也是他们一家才来李家村时来过一次,之后就没来过,今儿突然造访也不知所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