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大家听得方遥的话,又笑又叹的。方达却不动声色观察唐梅娘,见她倒真个对方遥qíng深意重的样子,所生的儿子方文龙年纪虽小,看着也是一个出色的,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董氏听得方遥当初失忆,单单记得自己名字叫方遥,笑嘻嘻cha嘴道:“你记得自己的名字也罢了,难不成还记得方家排辈的辈份是文字辈,这才顺着文信他们的名字下来,给你儿子起名文龙?”
方遥还没答,唐梅娘这里摇手笑着说:“他哪里记得?文龙本来名为飞龙的,他那天记起一切,马上就令人改了飞龙的名字,说飞龙是男孩子,在族中要论辈份命名,正好他排在文字辈,合该叫文龙,不能叫飞龙的。我们京里的人却少有人论辈份命名的,倒不理论这个,我爹爹听见改为文龙,却说这名字比飞龙还要好些,也没甚说的。从那天起,合家便改了口叫文龙。”
巧娘听着话,呷了一口茶,这才品出茶香来,刚才只顾着问方遥的qíng况,虽喝着茶,却没顾得上细品。待得唐梅娘说到文龙小时候的趣事来,巧娘这里只觉口齿生香,细闻闻杯底,茶香清幽,似有若无,知道是上等好茶,不由笑着说:“三嫂家里不愧是茶商,这喝的茶果然不由凡响,一杯下去,再喝其它的茶,只怕喝不出味来了。”
唐梅娘笑了道:“小姑若喜欢,我下次带两斤送你。说起来,这茶可是贡品,市面上买不到的。因我舅舅家是卖门帮皇商采办茶叶其中的一支人马,除了少数极品好茶,他要亲去茶庄采办,其余的,却是让我爹爹代着采办的。所以我们家喝的却是外间人没法喝到的好茶。”
贵姐儿跟方文龙他们玩了一会,也觉得口渴,跑到巧娘身边,就着她手里,喝了她杯底剩下的一口茶,小嘴不由咂巴了一下,贡品就是贡品,果然清香。贵姐儿的动作引的唐梅娘等人都笑了,吩咐婆子道:“看贵姐儿的样子倒像是晓得品茶的,你单沏了一杯与她喝罢!”
方文龙和唐少华也觉有些渴了,听得唐梅娘吩咐人沏茶与贵姐儿,也嚷着要喝。婆子只得沏出三杯来,唐梅娘因怕他们烫,守在旁边看着。却见贵姐儿拈了一个兰花指,两只手指捏在杯上端,小口小口的品着,煞有介事的样子,不由笑了说:“贵姐儿真个趣味,看的我恨不得自己也赶快生一个女儿出来。”
众人笑道:“那你便快生罢!”一边拿眼睛去看方遥,言外之意却是方遥晚间须得多点努力,把方遥闹了一个红脸,众人却笑了。
我不要丫头
唐梅娘因家里是茶商,她又是大女儿,免不了跟着爹爹接触些三流九教的人物,倒养成敢说敢做的xing子,比一般的闺秀开朗得多,听得众人取笑她,并不以为忤,反倒跟着众人一起笑了。
唐梅娘的弟弟唐明山也cha嘴取笑道:“姐夫与姐姐比我们早成亲一年,临了文龙却只比我们少华大几日,他们不努力怕是不行的。”说的众人又是笑起来。都拿眼去瞧方文龙和唐少华,见方文龙和唐少华个头一般大小,相貌虽有几分像,但是方文龙笑容温文,唐少华却一副不爱笑的样子,气质极是不同,可说各有千秋。见大家看方文龙和唐少华,唐梅娘却说唐明山道:“少华也有五岁了,不说我,你也该给少华再添一个弟弟妹妹的。”
唐明山婆娘庆氏见唐梅娘把火烧到他们这边来,忙要转移话题,过去抱了贵姐儿道:“少华这回跟着来认亲,可不是认了一个小妹妹了?”
唐家老爷唐楠正妻止生了唐梅娘和唐明山两个,底下两个妾侍又各生了一个女儿,因此现下唐家只有唐明山一个少爷,于唐明山子息方面的事便催得紧。庆氏止生得一个儿子,这几年却没个动静,唐家已是谋划要为唐明山纳妾了。因此庆氏一听唐梅娘的话,不yù多说,便抱了贵姐儿逗着玩去了。
唐梅娘一见庆氏的动静,也知道自己造次了,大家大户的,男人家总归要纳多几个,只是唐明山与庆氏少年夫妻,感qíng极好,才拖着没纳妾。至于自己,当初招了方遥进门,方遥既是上门女婿,又是那种待人一心一意的,倒没生纳妾的心思,自己只要再为他多生下一男半女的,料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变故。庆氏却不同,无论她是否能再生下儿子女儿,将来总归要与人分享丈夫的。
董氏一边陪着叙话,一边打发婆子先洗菜淘米的,见家里人多,婆子有些忙不过来,正好被她支使去买东西的方文信和方文昭回来了,便唤方文信上董玉婵家去借一个婆子过来用用。方文信和董玉婵的儿子李甘风不对盘,听得要上他家借婆子,摆手道:“娘,这个你叫文昭去就行了,我不想上他们家。”董氏横方文信一眼,只得叫方文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