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娘见了董氏的架势,不由开玩笑道:“好了,我不跟你抢gān女儿了,只是你瞧瞧我家文龙,可当得你的gān女婿么?”
老天,女人坐一起聊天就一定要谈婚论嫁么?我这才一岁多,已被论了多少次了?再有,文龙这不是我表哥么,三代血亲呀,要是成了亲,生下白痴儿的机率可极高,我万万不会冒这个风险,就算你们真给我定了,我长大也必要悔婚的。贵姐儿一边想着,一边打个呵欠,把头埋在董氏怀里,懒得再听她们说下去。可能早上起的早了,又跟着方文龙他们玩了好久,这一埋头进董氏怀里,却有了睡意,只一会就沉沉睡着了。
唐梅娘虽如此说,其实只是开玩笑,她现下只有一个儿子,本来跟着她姓唐,那一日方遥恢复了记忆,就去跪在她爹爹唐楠跟前,只说唐明山已育有唐少华,唐家已有后,再有唐明山还年轻,将来自然还会有儿子,求唐楠让文龙恢复方姓。唐楠略一沉吟,只说道:“文龙若是姓唐,将来唐家的家产自然有他一份,若是姓方,却难说。你自己考虑清楚。”当时唐梅娘也在旁边,自然也是不赞成让文龙改姓方的,无奈方遥执意要改,只得不作声。只是想着自己一日在唐家,便一日为他父子作谋划罢了!至于文龙的婚事,那自然是要找那高门大户相登对的姑娘才行的。
终于中举了
中秋过后,方遥和唐梅娘等人又回了京城,临走千叮万嘱让方达和巧娘等人得空上京去玩,又嘱巧娘说:“明发若是中举,定要来信报喜,异日进京考进士,大家不一定还能团聚一起呢!”倒是方文龙和唐少华,和贵姐儿等相处了几日,依依不舍的,把好几件心爱的玩具送了给贵姐儿,这才上了车。
送走方遥等人,巧娘带着贵姐儿回到家,又是整天掐算郑明发回家的日子,只说早考完了,定是等放榜了才回呢!郑婆子见巧娘心神不定,知道她担心郑明发考不上,挎了篮子又往妈祖庙里求签,得了一支上上签,让曾老道解了签后,合不拢嘴的回来跟巧娘说:“曾老道说了,定能高中。求的签文写着‘千锤百炼成真金。’说这回定能苦尽甘来,真是妈祖娘娘保佑啊!”说着双手合什,很是感恩了一回。
巧娘得了她这句话,稍稍定下心来,也双手合什向四方拜了拜,默佑了一回。
又等了好些日子,这天一大早起来,却听村前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巧娘乍疑乍喜,已是忙忙开门去看,一忽儿功夫,只见村长和里正等人领了好多人跨着大步走来,高声喊道:“郑明发中举了,……”
郑明发人还没回来,中举的消息先传了回来的,没一会儿,郑家已是挤满了人,巧娘一时疑似做梦,都忘了好好招待客人,好在众人也不计较,只一片恭喜声。
贵姐儿跟在郑婆子身后,见满屋子人,一片嘈杂声,知道老爹如愿中举了,长长吁了一口气,老爹好样的,终于给家里带来了光明。
忙到中午,终于把恭喜的人送走了,巧娘等人虽然累,却都笑容满面,正待坐下歇息一回,却见郑明兴的婆娘吕氏带了她的小女儿郑晓意来了,一进门就让郑晓意给郑婆子叩头,又亲热的喊巧娘二婶。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郑婆子和巧娘见吕氏笑意款款,又刻意的做低伏小,一时也黑不下脸来说话。想着这回郑明发中了举人,反倒要客客气气的跟人说话,免得被人说郑明发一中了举人,她们就反脸不认人。
郑晓意可能得了大人的嘱咐,甜甜的赶着郑婆子喊奶奶。郑晓意未出生时,郑明兴已霸了商铺,带了吕氏在镇上凭了房子住了,所以郑婆子并未见过郑晓意,这会见她虽才六岁,样子清秀,竟有几分像她嫁去外地的姑姑郑明芳,一时忆起郑明芳虽与郑明兴一母同胞,当时却未偏帮郑明兴,见郑明兴霸了家产,还曾有劝说过。因此脸色稍好一些,虽还不想太理会吕氏,却拉了郑晓意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问她吃饭了没有,可有跟哥哥们上学等。
郑晓意上面也是三个哥哥,被吕氏捧在手心里疼爱,最是自信大胆,这会听得郑婆子相问,自是一一的道来,一点不怕生。郑婆子见她如此,便有几分喜欢,看她的娘吕氏时,也顺眼了些。
这里吕氏悄悄拉过贵姐儿,往她手里放了两个铜板说:“贵姐儿,这是给你买糖吃的,你拿着,小心哦,不要弄丢了。”
贵姐儿自然是继继续续听过郑婆子和郑明兴吕氏的一些旧事的,yù待不拿那两个铜板,吕氏已是扯了她衣裳里fèng制的一个暗袋,把铜板放了进去,还拍拍她的小胸口,确信放的牢了,这才松开贵姐儿的手,笑嘻嘻的过去奉承郑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