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在上:嫁值千金_作者:百里堂(103)

2017-08-01 百里堂

  潘通判仔细看了下堂下垂着头灰扑扑的小子,“砰!”的拍了下惊堂木,沉声喝道:“把状子呈上来!”

  姜佩雯伸手去怀中掏状纸,没想到这一动却扯到了饱受伤害的屁股,顿时疼的嘶牙咧嘴。

  旁边的衙役见状急忙走上前接过状纸,转呈了上去。

  堂上静悄悄的,就连外面看热闹的人们都闭上了嘴。

  徐明昊站在左侧的大门附近,抱着胸,静静的看着堂上那看上去挺的笔直,却微微颤抖的身影,斗笠下的双眸微微沉了沉。

  这时,堂上的蒲通判盯着状纸,脸色越来越yīn沉。

  由于当时作者对这个事件描写的也极为详细,卢琳玉所寻找的证据也jiāo代的很是清楚,所以给姜佩雯举证带来了很大的便捷。

  状纸是沈远写的,简单jīng炼,将刘尘,也就是刘夫子何时、由何人介绍进的三陆书院,从何时开始对那些孩子进行猥亵侵犯,又如何用威bī利诱让这些孩子不告诉任何人。而张侠又是何时被刘尘侵犯,虽然极力反抗、斗争都却因为刘尘太过善于伪装,一直未能逃出刘尘的魔爪,最后jīng神恍惚,落河身亡。

  蒲通判看完状纸,脸已经yīn云密布。

  他并非出身寒门,家中少有资产,年少时也曾荒唐过,自然知道有不少人喜好男风,特别是那些年幼的男孩,更是垂涎yù滴。

  他也曾听过有些人花大价钱买些貌美清秀的少年做书童,白日里红袖添香,晚上颠龙倒凤。但这些人都是签了卖身契的,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主人的一件物品,无论是身体还是那条命都是主家的,所以就算他对这男风之事极为不齿,但也不能说什么。

  但此事却大不一样,那些孩子都是学院的学子,并且年纪不过十岁左右。

  更重要的是,做出这禽shòu之事的人还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夫子!

  若是此事为真,那泾阳的读书人还有何脸面?还有何人愿意将家中孩子送入泾阳的学院去读?

  下意识的,蒲通判不愿意相信此事为真。

  但这空xué岂能来风,未必单凭直觉和经验,蒲通判觉得此事绝不会和自己希望的一样。

  心里虽然想着,但因这么多年练就了面瘫神功,他这脸上没有泄露半点心思。

  “砰!”他拍了一下惊堂木。

  “来人!速去三陆书院将刘尘拿来!”

  “前去姜家、卢家拿人!”

  “是!”

  几名捕快急忙应声离去。

  吩咐完毕,蒲通判又将视线投向姜佩雯道:“姜文,张曹氏何在?为何只有你前来击鼓鸣冤?”

  姜佩雯闻言抬起头道:“禀大人,我婶子身体不好,又因丧子,本就伤心yù绝,如今又得闻侠弟死的如此屈rǔ冤枉,一时受不了打击,就晕厥过去起不了身,现在还在chuáng上躺着,故由小的代为上堂。”

  她的声音虽然依旧响亮,但却远没有刚开始的中气十足,隐隐的还有些气喘。

  因要状告刘尘,除了一些侧面的证据外,最重要的便是当事人的配合。

  再加上这时有冤告状,原告必须和被告有直接的纠纷或恩怨,按理说姜佩雯一个局外人是没有资格状告刘尘的,所以她才编了这个谎言。

  在书中,曹婶知道此事已是过了年,本来已在丧子之痛中慢慢站起来的她想搬离现在居住的地方,换个环境生活,却在搬家时找到了张侠生前写的一封信。曹婶不识字,找来张侠的同窗,才将刘尘的丑事爆了出来。

  而这件事又意外之下被卢琳玉得知,才发生了后面的一系列事qíng。

  因为这些qíng节在原书中本是简单的描述,所以姜佩雯也不知道那封信究竟藏在何处?而且就算她不告知曹婶,她也会在不久之后知道。bī不得已,姜佩雯将一切告诉她,并让她同意自己代她击鼓鸣冤。

  其实张侠的父亲早年上过一年书院,后来因家庭qíng况,才忍痛辍学。这个年代,能识字的人时极为稀少的,因此张侠的父亲在他们的村子也算是有学识的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张家的qíng况也不允许他们有读书的权力。所以张侠虽然一直跟在其父亲身边学习,却从未去过书院接受教育,若是一直这样,张侠至今或许都还是姜佩雯当初遇见的那个活泼狡黠的孩子。

  但是这一切在大半个月前改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曹婶得知三陆书院今年还有一个对贫困家庭孩子实施免费教育的名额,想起亡夫的心愿便动了心思,几乎用尽了家里仅有的钱才得到这个名额,将他送进了三陆书院,却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