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进东宫叫做命苦吗?那这世上其他的女人都不用活了。
嫁进东宫叫命苦,难道嫁给一个普通的男人,过那种柴米油盐都要日日cao心,还要伏低做小侍奉公婆的日子就不命苦了。若是无这样的条件不得已过这样的日子也就罢了,但她这一世有惊绝的才貌,明明能够像牡丹一样的高贵活着,为什么要像野糙一样默默无闻。
有时候赵婳实在不明白赵四夫人这种女人的心理,就是赵四夫人自己,当初不过一个丫鬟,还不是挑了侯府公子这样的高枝,怎么到了自己的女儿,就希望她随便嫁个普通的男人了。
赵四夫人还在一边抹泪一边说着“我可怜的女儿”“当初不该让你进东宫”之类的话,赵婳觉得自己再好的忍耐力,也快被赵四夫人耗光了。
赵婳有些恼了,面上不由露出不耐烦来,语气变得有几分严厉的道:“娘亲,我在东宫真的过得十分好。”
赵四夫人被女儿严厉的语气吓得一愣,连哭也忘记了,抬起头来怔怔的望着女儿。
赵 婳心里懊恼自己的失态,连忙缓和了表qíng,放柔了声音道:“娘亲,我现在真的过的很好,娘亲不用担心我。我是赵家的女儿,得家族的庇护才能衣食无忧的长大, 如今家族需要我牺牲的时候,女儿自然也是责无旁贷要担起这个责任来。”话说到最后,她脸上颇带了些大义凛然的神色来。
赵四夫人听着忘记了她刚刚严厉的语气,心里越加觉得心疼愧疚起来。自己的女儿,是为了家族才牺牲了自己的。
赵婳怕她还要继续说下去,连忙转移了话题道:“娘亲,这一年多来您和爹爹过得还好吗?”
赵四夫人道:“好,我和你爹过得挺好的。”接着说起了她们这两年在四川的生活来。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什么孙家和李家结亲家了呀,家里的哪个丫鬟和哪个小厮配做了对啊,伺候她的李婆子的儿媳妇去年生了个大胖儿子啊等等。
赵婳对这些家长里短同样没兴趣,再次转移话题道:“对了,爹爹在外院不知和殿下说得怎么样了。我快两年没有见到爹爹了,怪想他的。我让人去问一问殿下,看能不能让爹爹进来看一看我吧。”说着吩咐了小太监去了外院。
等小太监一走,赵婳便端坐在小榻上,手扶着肚子,做出一副不愿意说话的模样。
赵四夫人没看出她不想说话,看见她扶着肚子,倒是才想起女儿还怀着孩子,于是又跟女儿谈起了养儿育儿经来。
这个话题好歹比刚才的话题要能听得进去,赵婳也不想表现得太冷淡让赵四夫人发现自己不对劲,便也就耐着xing子听下去了。
而在外院,赵婳派的小太监来问太子能不能让她见一见赵四老爷时,太子也已经跟赵四老爷说得差不多了。
他和赵四老爷聊的多是赵四老爷在四川任上的事,赵四老爷能十几年考评都得优,在任上还是表现得不错的,在任上也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面对太子的态度又表现得不亢不卑,谈起自己任上的事,既不居功,也不太过谦虚,令太子对他的印象十分的好。
太子还在心中感叹,宣国公府那样好权势的人家,倒没想到能出赵四老爷这样宽厚又爱民如子的人物。
因着对赵四老爷的印象很好,加之太子也不是那种喜欢做隔断人家天伦的之事的人,所以当小太监来问时,太子便对赵四老爷道:“赵卿与赵嫔也许久未见了,便随太监去见一见赵嫔吧。”
赵四老爷自然道是,对太子行了礼,这才跟着小太监去了东院。
赵四老爷到了东院时,赵四夫人已经从养儿育儿经讲到了赵婳小时候的事了。赵四夫人讲得津津有味,赵婳听得兴味索然。那些小时候的事她虽有记忆,但奈何没有代入感,她听着就像是在听别人的事,一点不觉得有赵四夫人说得那样有趣。
赵四老爷进来后,先对赵婳行了个礼。他是七品官,赵婳是正三品的太子嫔,按国礼,是该给她行礼的。
赵四夫人看得却有些一怔,她进来时是没有给赵婳行礼的。在她看来,赵婳还是那个她疼在心肝里的女儿,一家子的人,亲亲的父女母女,难道还要行礼?这总让她感觉太生分了,好像女儿已经不是那个女儿,让她觉得有些难受。
赵婳让人去将赵四老爷扶了起来,道:“爹爹,你我是父女,何须这样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