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莺却大概知道这是种什么东西,听闻当年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能得宠,靠的就是这种东西。
梨 香继续道:“还有,上次郑公公本是让人将她看着,不许她出院子的。结果她却买通了看守她的人,从院子里出来大半夜的跑到亭子上去跳舞。那看守他的人也被郑 公公处置了,一百棍子打下去,不到一半就咽了气。郑公公还叫了许多人去观刑,说是让他们看清楚背主的人的下场。”
徐莺却不关心他们的下场,徐莺现在思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徐莺问梨香道:“你说殿下对我好不好?”
梨香想也没想的道:“自然好,奴婢再没见过太子有对谁比对娘娘还要好的了。”
徐莺又问道:“那你说我这样不信任殿下,是不是很不对?”
昨天晚上她虽然睡得迷迷糊糊,但她其实听到太子跟她说的那句话了。有时候她也觉得很对不起太子,太子明明对她很好,比任何人都要好,甚至撇开身份单从qíng感来说,太子对她比对太子妃还要好。可是她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完全信任呢。
她也知道信任是感qíng的基石,不信任是很伤感qíng的。她一点也不想坏了她和太子的qíng分。
梨 香听着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犹犹豫豫的道:“这个,奴婢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娘娘。按说殿下对娘娘这样好,娘娘是应该信任殿下的。但殿下这样的身份,又很难让人 产生信任。”这世上多少色衰则爱弛的女人,谁能保证殿下永远不变心。特别是太子这种要什么女人就有什么女人,他不要什么女人,女人还要硬巴上去的人。
所以说啊,找男人找个太优秀太聪明太有权势的人真的不大好,容易产生娘娘现在这样的问题,还是憨厚一点老实一点傻一点的男人好一些,不用担心他会引来花花糙糙。然后梨香想到了某个傻里傻气的男人,不由有些脸红起来。
而徐莺却是叹了一口气,只觉得上面这个对自己来说是个永远无解的题。只是她习惯了想不明白就不想,想了一会想不通之后就先丢开了。
转眼一年过去,chūn节将到。
以前在京中,过年就是进宫领宴,从大年初一领到大年初五,再之后又是接待其他府上来拜见的人。一直不能停歇的要忙碌到出了十五,过年根本不是享受,而根本是一种受罪。
但这次他们在南疆过年,少了京中的那些礼节和规矩,而且只有太子和她两个人,徐莺倒是表现的十分高兴。从腊八节开始,她就在高高兴兴的带着梨香和红玉红镯等人准备年货。什么瓜子、花生、核桃、松子,凉果一类的,她准备了许多。
总之是怎么高兴怎么来,有时候兴起的时候,她甚至拉了太子跟她一起去街上逛,让他感受一下民间过年的气氛。
而就在这样的时间里,转眼除夕到了。
☆、第105章
除夕自然少不了贴门神、贴年画、贴chūn联、挂灯笼。
从前徐莺跟刘淑女学过剪纸,到了除夕前几天,她亲手用大红的红纸剪了许多的剪纸,什么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贴满了她院子里房间的窗格上。她还特有兴致的亲自写了一副对联,左联“一年四季chūn常在”,右联“万紫千红花永开”,横批“喜迎新chūn”。
但太子看后,脸上变幻出一种十分复杂的表qíng,仿佛嫌弃得不忍直视,但又不忍开口打击她。
徐莺也知道自己写的这副chūn联十分普通,但奈何她记得的那些chūn联里,就这个记得最完整且最应景。但她知道自己写得不好是一回事,别人说她写得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于是睁着一双盈盈的眼睛看着太子,撅起嘴巴,仿佛太子说一句“不好”,她就敢马上甩脸色。
太子到底不忍打击她,但又不惯于说谎,最后拿了徐莺手中的笔,亲自写了一副对联,左联曰 “百年天地回元气”,右联曰“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徐莺看了后点了点头,果然立意就比她高了一个层次,高大上。加之太子的字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将一对chūn联写得极有气势。
太子写好后jiāo给郑恩道:“拿去晾gān墨水,然后贴起来吧。”
郑恩道是,然后亲手捧着chūn联出去了。
团 年饭只有他们两人实在太冷清,徐莺于是还主动邀请了朱挺和杜邈。穆英和孝昌公主不在,太子放了穆英一个月的假,让他们回云南去了。本来孝昌公主想到自己许 多年没有跟弟弟一起过年了,还想留下来陪太子一起过的。但在太子和穆英的双重劝阻下,又拿了孝昌公主留在云南的几个孩子来相劝,才让孝昌公主跟着穆英回云 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