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麽麽来了之后,对她倒是很客气,脸上带着笑,说的话也很恭敬。她道:“……六皇子是第一个在宫里出生的孩子, 六皇子的洗三礼正应该好好的大办。徐娘娘正在月子中,身体cao劳不得,皇后娘娘说了,六皇子的洗三礼,就由关雎宫来办。”说着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接着又道: “皇后娘娘说了,若是徐娘娘担心六皇子的洗三礼会有差错,可以令一二个麽麽或宫女帮着准备。”话说了很多,但就一个意思,皇后想要将六皇子的洗三礼揽过去 办。
徐莺倒是没有什么不喜,六皇子的洗三礼由皇后来办自然比她亲自来办会办得更体面,何况中宫亲自cao办皇子的洗三礼,这也是皇子的面子。只是令徐莺有些惊讶的,是皇后的殷勤。
皇后cao办六皇子的洗三,除了得个贤惠的名声外,其实费心费力并没有多少好处,办这些事qíngcao心不说,万一出错反而容易在皇帝面前落下埋怨。而她已经有德名了,再有贤名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不足以劳驾她为了名声而cao这些心。
徐莺看了身边的六皇子一眼,不愿意去多想皇后的用意。嫡母想要cao办庶子的洗三礼天经地义,徐莺没有拒绝皇后,唯一提的要求就是,让六皇子的洗三礼在玉福宫举办。六皇子还小,让千里迢迢的抱到关雎宫去,她可舍不得。
而皇后同意了,然后徐莺便派了芳姑姑和杏香与皇后的人一起cao办洗三的事。
☆、第159章
到了六皇子洗三礼那一天,皇后是亲自过来抱六皇子的。这还是六皇子自出生后,皇后第一次见到他。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心里先存了念头的原因,皇后看着六皇子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心里软软的,如同自己看着四公主和六公主的时候。
六皇子的洗三礼办得很盛大,京中三品以上的内外命妇全都来了。徐莺因为还在月子中,并没有出去。坐在产房里,听着东暖阁里外命妇奉承六皇子的欢笑声,以及收生姥姥的唱和声,心里不由也软软起来。
洗三结束之后,皇后并没有马上将六皇子抱回来,倒是安陵郡主进来看了徐莺。
徐莺和安陵郡主一向jiāo好,而徐莺这里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安陵郡主只微微福了个身,然后便坐到了徐莺chuáng边的椅子上,笑着跟她道:“恭喜娘娘了,听说娘娘已经升贵妃了?”
徐莺如今虽然已经接了册封的圣旨,玉福宫的份例规格也已经升至贵妃,但因为还没行册封礼,授贵妃的金宝金册,所以这个贵妃还算不上名副其实。所以徐莺笑了笑,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安陵郡主道:“娘娘如今还没行册封礼,我也不好此时将礼送上,免得让人说您骄躁,等您出了月子行了册封礼,我再将礼补上。”
徐莺道:“你常来陪我说说话就好,什么礼不礼的,倒显得见外。”
安陵郡主道:“娘娘喜欢让我陪您说话是我的荣幸,但娘娘的喜事,送礼恭贺也是应该的。”
徐莺笑了笑,没有说话。
安陵郡主这时则敛了笑容,颇有几分正经的问徐莺道:“娘娘,您是不是打算将六皇子抱给皇后?”
徐莺看了她一眼,问道:“为什么这样问?”
安陵郡主道:“我看六皇子的洗三是皇后亲自cao办的,这还是皇后头一次cao办庶子的洗三礼。我刚刚看皇后,从头到尾都抱着六皇子,看着他的模样十分慈爱,倒像是将六皇子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了一般。”
徐莺道:“我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安陵郡主道:“我就说,这不像是娘娘会做的事。”说着顿了顿,看了徐莺一眼,又道:“其实六皇子若真的让皇后抱养,记在皇后的名下,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徐莺没有说话,只是垂下了眼睛。
安陵郡主看了看周围,见并没有不相gān的人在,便又接着道:“娘娘虽然得宠,但毕竟娘家根基还太薄,而魏国公府权势大,若能获得魏国公府的支持,以后储君的位置,六皇子也未必不能争一争。”
这个争,也不一定就是非得要用什么yīn狠的手段,也可以公平竞争的吗。二皇子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但他的xing子,至少目前来说实在不是当储君的料。皇帝虽然重视嫡庶,但也不得不为大齐的千秋基业考虑。
皇帝从登基开始就在替二皇子铺路,为什么却到现在还是不曾立下太子。要知道早立太子,国本早固,于国于家都是有好处的。这还不是因为皇帝对二皇子失望,心中还有犹豫。这万一等立了太子,才发现二皇子根本担不起储君的重任,到那时再来说易储,就会十分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