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_作者:面北眉南(1119)

  宣安却是好奇道:“既然是祖母的家乡菜,平日了怎么没有见祖母常吃?”

  老王妃感叹道:“我是在京中出生的,听母亲说当年老国公爷就常教育父亲他们说入乡就要随俗,既然已经在京中落脚那就京城人吃什么,府里就吃什么。若是我祖籍虽然是安阳,却是极少吃到安阳菜的。”

  这位老成国公一定是一位十分聪慧的智者,三娘暗自道。

  “坐下用饭吧。”老王妃带头入座,其余人也都依次入座。

  吃饭的过程中自然是没有人再说话的,连餐具碰撞的声音都很小。

  三娘不自觉地注意了一下姚悦容,看不出来她在吃食上面有什么偏好,丫鬟们给布的菜她都吃,也都吃gān净了。

  用了饭之后,众人又陪着老王妃说了一会儿话。只是老王妃便打发众人都回自己的院子休息。

  惠兰县主二话不说,行礼告退。姚悦容却是道:“我与惠兰表姐一起走吧,正好也有个伴儿。”她的院子与惠兰县主的院子到也同了一小段路。

  老王妃对现在的惠兰县主还是很满意的,加上有申嬷嬷跟在旁边,也不担心她再与以前一样娇纵蛮横得罪了客人,便点头道:“你们是姐妹,亲近亲近也好。”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中孩子jiāo姚悦容这样稳重知礼的的朋友,是家长们最为放心的了。

  三娘也回了自己的院子。

  第二日,三娘刚处理完内院的事物,想要回去休息休息,白果就过来报说刚刚那位姚家表小姐从老夫人院子里出来之后就往惠兰县主的院子去了。

  三娘有些惊讶,姚悦容与惠兰县主合得来?不过想起惠兰县主现在那老实憨厚又有些木讷的样子,看上去确实也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人。

  姚悦容是客人,惠兰县主那边院子里的嬷嬷自然也不好拦着她不让她与惠兰县主见面,所以她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还留在惠兰县主的院子里一起用了午饭。

  三娘听到丫鬟们陆续报过来这些消息的时候,想了想,也实在是想不出姚悦容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当的。

  一般来说,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也是希望能找一个伴儿的。这个伴儿最好是同辈份,差不多年纪的。

  整个庄王府符合这亮点的只有三娘自己和惠兰县主。且三娘是已婚妇人,姚悦容自然比较愿意亲近同时未嫁之身,又看上去憨厚老实的表姐了。何况三娘上午大部分时候都在议事厅,没有时间去陪这位娇客。

  虽说是如此,但是在第二日,三娘听闻姚悦容又去了惠兰县主的院子的时候,想了想,还是带着丫鬟们去了一趟。

  三娘走到惠兰县主的院子的时候,姚悦容正与惠兰县主两人一人占据了桌子的一边,在绣花。两人都神qíng专注,没有说话,秋末初冬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了两人的的裙裾和绣鞋的尖头上,看着到也静谧美好,甚至让走进来的三娘觉得打破这种和谐的景象是有罪恶感的。

  **************************

  感谢月冷天寒, 静静蔓延, ninmench三位同学的粉红票~^^

  第五百三十六章 满意

  两人察觉到三娘的到来,姚悦容连忙将手中的绣棚放到了桌子上的绣篮子里,朝着三娘福了福身:“大表嫂。”

  惠兰县主抿了抿唇,也将手中的东西放下了,朝着三娘行了一礼。

  三娘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了,这是她认识惠兰县主这么久以来,她第一次主动与自己见礼。果然是应了宣安的那一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娘也给她们还了一礼。

  “刚处理完了家事,过来看看,打扰你们做活儿了。”三娘笑着朝桌子上的两个绣篮子看去。

  姚悦容正在绣的应该是一个鞋面子,玄青色的底子,上面绣的福笀双全的图案,是老人家常用的。虽然绣样的题材很是普通常见,但是构图上却是别处新裁,颜色搭配也让人耳目一新,加上针脚细密,一看就知道是绣工了得的。

  而惠兰县主绣的却是一个凤穿牡丹的荷包,上面的绣样应该是外头买的或者府里针线房里的现成的,中规中矩,绣工也很是一般。两幅绣品摆在一起,高下立现。

  不过想想也是,即便使惠兰县主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埋头刻苦钻研了几个月的绣功,也不可能立即就取得立騀见影的进展。

  可况平心而论,惠兰县主其实绣的比三娘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