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_作者:面北眉南(1123)

  三娘笑道:“祖母说好,那就定是好的。”

  老王妃失笑,嗔怪道:“你这是溜须拍马?”

  三娘一本正经:“怎么会?不是有一句话说,长辈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多么?三娘就是这个意思。”

  老王妃哈哈大笑,随后又道:“只是现在也不过是听双方一面之辞,真正如何还是要派人多打听打听的。”

  说起来老王妃虽然不怎么喜欢惠兰县主,但是一个祖母应该尽的职责她还是尽了的。比起她的祖母孙氏来说,是要好太多了。

  接着老王妃又与三娘说了要安排谁去那里打听,重点要打听男方家的什么qíng况。当三娘听闻老王妃说,连那位叶家三少爷每日吃多少饭都是需要打听一下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在古代婚姻果然是一件大事,且这婚姻文化博大jīng深到让她这种菜鸟哑然。

  老王妃的动作很快,回去之后就将自己身边的老嬷嬷都叫了过去,吩咐了一番。

  两日之后,三娘再去给老王妃请安的时候,老王妃就与三娘说起了她打听到来的qíng况。那位叶夫人所说的qíng况基本属实。

  叶三公子本人也还算相貌端正,没有隐疾,且身体还好。因为已经十八岁了,叶夫人给他安排了两个通房丫鬟。

  这在三娘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到了老王妃那里却完全不是问题。老王妃十分轻描淡写地道:“哪个世家公子不是如此?到了成亲之后,若是那两个丫鬟乖巧就留下,不喜欢就打发了。反正以叶家的家门是不可能让一个通房丫鬟先于正妻生孩子的。”

  对于这些世家里的规矩,老王妃自然是门儿清。

  三娘自然不会脑残地跳出来说这个不合适的,王妃说什么她都认真听着,说很好。

  “这几日你管好内院的人,让她们规矩一些,那些出门的管事嬷嬷们也都叮嘱好了,不要出什么岔子,变得丢人。”老王妃jiāo代道。

  三娘想了想,便明白了,老王妃是担心叶家也如同她们这样派人过来打探消息。若是内院风气不好的话,也会让叶家的人心中嘀咕的,从而怀疑姑娘本生的人品的。

  娘家的家风也是一种判断标准。

  第五百三十八章 冤假错案

  三娘一从老王妃房里出来就嘱咐好了各房管事们看好自己手下的人,若是这会儿有什么人敢聚众赌博,碎嘴饶舌的,必严惩不贷,管事们也都打着包票应了下来。

  而叶家与庄王府虽然还没有将这桩婚事摆上台面,两家之间的来往却也私底下不着痕迹地开展开来。

  叶夫人一直随着叶老爷在任上,大儿子因身体不是很好便一直跟在身边,二儿子在礼部任主事。

  话说这次叶家老爷是回京述职的,因为考绩不错,所以皇帝点了他连任。原本叶夫人也要跟着叶老爷一起回任上,偏巧她二媳妇有了身孕,因为是头胎胎位又不是很稳,叶夫人怕年轻夫妻身边没有个长辈看着会出事,便主动在京中暂留,将家中之事jiāo给了大儿媳,顺便为自己在贡院读书的三儿子张罗婚事。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位叶夫人算得上是一位很不错的婆婆。

  叶家二少夫人想吃青梅,因不是产青梅的季节,连腌渍的青梅市面上也找不到好的了,三娘闻言便特意打发人给叶府送了一些。因老王妃常年要吃药,府里便经常备着果脯,恰好老王妃不是很喜欢酸的,便留下了一些。老王妃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与叶家jiāo好,即便是成不了亲家也没有什么害处。

  叶夫人很是感激,当即让自己的嬷嬷带话过来说,过两日就来庄亲王府亲自向老王妃致谢。

  这只不过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礼尚往来罢了,叶夫人说要致谢看上去有些小题大做,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次叶夫人来也是想要与庄王府各自给对方一个准信,若是双方都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要正式结亲了。

  这是一桩喜事,但是当事人却并不怎么高兴。

  自宫中回来之后,惠兰县主便闷闷不乐。好几次在受申嬷嬷教诲之时还会开小差闪神,让她又吃了很多说不出的苦头。原本因为她的进步和乖顺,已经许久没有被申嬷嬷抓住机会罚了。

  这一日午后。姚悦容又与惠兰县主在一起绣花之时,守在她们身边的申嬷嬷因有事qíng被另外几个嬷嬷叫了出去在院子里说话。

  “表姐有心事?”姚悦容一面穿针引线,一面轻声问道。坐在小杌子上的两个丫鬟正各自捧着自己的绣篮子昏昏yù睡,并无人注意到这边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