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_作者:面北眉南(328)

  走在前面的元娘正跟各家小姐们解释道:“这是大伯母请了清明寺的法师来给老夫人做道场的,因怕扰了大师们念经,且饮食也要与我们的分开,所以便将道场设在了东院这边的后头。”

  来的这些闺阁小姐们都是小人jīng,闻言自然是称赞王家夫人小姐们都是极有孝心的云云,元娘听了满脸的笑意。

  六娘见围着自己身边转的人没有元娘面前的多,有些吃味,便故意大声说:“是呀,我母亲为了让和尚们好好念经,特意开了一个厨房,昨日里忙了好些时候呢,当家的夫人就是不好做呀。像二伯母就轻松多了,祖母都不会安排什么事qíng给她做的,今日也是母亲见她闲着才让她去管了大厨房,让原来管厨房的管事来东院专门管着和尚们的小厨房。”

  六娘这话分明是暗指二夫人在家中不管事又不得宠,在这种有外人在咋场合是很有些不合时宜的。

  但是她年纪小又是主家因此各家的小姐们互相看了一眼,明白是怎么回事的都当作什么事qíng也没有的笑了笑,不明白的也只是矜持地笑着道了一声世伯母真是辛苦。

  元娘顿了顿,没有理会六娘,继续带着各家的小姐们往前走。只是她也注意了不再让自己出风头,反而是将话题引给了二娘和五娘,六娘她们。见气氛又活跃起来了,便自己渐渐落后几步与三娘五娘几个一拨了。

  五娘见了很是有些气鼓鼓小声道:“抢风头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真是丢人现眼。”

  元娘看了走在一边的陈思敏和六堂姐,九堂姐,冲着五娘摇了摇头。

  王家的戏楼是一个工字形结构的院子。前后两座厅堂,中间由穿堂相连接。前面的厅堂面对着庭院,正对着厅堂建有一个大戏台。戏台的石基有小孩的身子高,用砖石砌成,呈方形。周围是红漆雕花木栏杆,四周立有十二根原型大立柱。

  戏台子上头还有一个小阁楼,上天花板设有天井,是鬼神戏的时候放置井架辘轳等物用的。

  “呀,听说王家的这座戏楼是整个青城县里最大的戏楼了,今日一见果然是很气派。”一位小姐惊叹道。

  “我曾经跟随母亲去京城的外祖家,那些王公大臣们家的戏楼也没有这个气派。”这是明显带着恭维的。

  六娘和四娘听着周围的赞叹声很是与有荣焉。笑着对各家的小姐们介绍个不停。

  三娘这是第一次进来这个院子,但是也不好跟各家的小姐们一样四处好奇打量,便随着元娘去了厅堂那边。这间厅堂很大,容纳个一两百人完全不是问题,此时管家已经派人来将这里收拾好了,满屋子的大方几上都摆满了了瓜果点心,靠墙每隔几步就立着一个大冰釜,因此外头虽然已经是烈日当头,这座厅堂里却是凉慡宜人的。

  不多会儿,孙氏和几位看着辈分大一些的老夫人一起坐着软椅来了。随侍在她们身边的自然是媳妇辈的,金氏也恭谨地跟在了孙氏的软椅旁,因是顶着烈日走过来的,她也走了满脸的汗。有婆婆在的场合,她是没有资格喊苦喊累的,只能跟着走过来,软椅自然是没有年轻一辈的份儿。不知道这一刻她有没有羡慕可以不露面的二夫人。

  孙氏与几位老夫人自然是占据了视野最佳的正中的几个位子。三娘等晚辈虽然是先到了,却谁也没有先坐下,都是等长辈们都坐好了才选了较偏僻的位子坐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呈上了戏单子让孙氏和几位老夫人点戏,老夫人们相互承让了一番,最后由孙氏打头几人又商量着点了几出。

  三娘本就对这些不感兴趣,离得主座那边又有一些远,因此没有听听她们点的是什么。倒是旁边桌的小姑娘们相互打探议论着今日的戏。

  开场的时候,厅里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前面的戏台,这座戏台不知是怎么建的,坐在厅里头倒是能将戏台上的戏文听得清清楚楚的。只是三娘听不懂而已。

  才开了两场戏,三娘就看见右边的回廊上有个丫头走来过来最后停在了厅堂右侧的山墙旁,三娘又听了一会儿才起身歉意道:“我去更衣,马上就回来。”

  同桌的几个女孩子正听得起劲,陈思敏还一边听着一边轻轻用手在桌上打着拍子,因此引了三娘的话都随口回了一句,并不在意。

  三娘起身带着白英出了厅堂,往右去了。原本候在山墙下的丫鬟便也躬身跟在了三娘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