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_作者:面北眉南(446)

  林夫人盯着那匝子看了一会儿,又转头往三娘的马车这边看过来。想了想,她将自己肩膀上的瑶琴卸了下来。双手捧着,往马车这边来了。

  围观的人群忙跟了过来,白英了捧着匝子跟在了林夫人的身后。

  林夫人走到马车前,将手中的琴双手递给了马车旁边跟着的跟车婆子。

  之后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当即“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青乌了一片。

  马车上听到了动静,三娘忙谴了沉香下来扶林夫人起身,林夫人起身后理了理的衣裳后才道:“妾身冯氏多谢夫人慷慨相助,林家不会忘记夫人你的大恩。夫人的银子与凤钗妾身收下了,以后必定加倍偿还。至于契约就不必立了,妾身信得过夫人。”

  人群里又是一阵议论。

  冯氏又道:“不知夫人府上是?”

  沉香闻言上前凑到冯氏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只让冯氏一人听见了。

  冯氏听了点了点头:“妾身记住了。”

  说着便接过了跟上来的白英手中的匝子,又朝着马车行了一礼,之后便捧着匝子离开了。

  “好了,我们回去吧。”三娘见差不多了,便对薛氏道。

  薛氏这时候才回过神来,虽说她心中很是有些疑问,但是也忍着暂时没有问出口。

  人群见马车要走,皆不约而同地让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王家的马车便在众目睽睽之下驶离了。

  眼见这马车看不见了,人群中才有人叹道:“这位夫人真是高义,可惜只对林夫人报出了家门,并没有让我等听见,也不知是那家府上的。她有如此的见识与胸襟,必定是出身不凡的。”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道:“刚刚为那位夫人赶车的车夫俺认识。”

  众人闻言望去,原来是结尾那家宣纸店为东家赶车的车夫。

  “哦?那车夫是哪家的?”有人好奇问道。

  那车夫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关注,很是高兴:“是猫眼儿胡同那个王大人家的车夫。”

  “哪个王大人?”一个外地来京的学子道。

  “猫眼儿胡同只有一个王大人,是现任刑部右侍郎的王栋王大人。”儒林书店的那位老板摸着胡子道。

  “王大人现在的这位夫人……是已故薛翰林家的二小姐。”有对京中八卦比较了解的人马上反应过来道。

  “可是四年前被当今圣上洗刷了冤屈的那位薛翰林?”

  “正是”

  “那就难怪了,薛家也是耽美书斋。曾经出了许多有德行的读书人呢。”

  “也难怪薛家二小姐有这般的胸襟与气度了。”

  ……

  要问历史上的典故都是哪里来的,三娘会告诉你,都是读书人加油添醋掰出来的。不要小瞧这些人扎堆起来的舆论力量,比起内院妇人丝毫不弱。

  之后,白英问三娘为何要特特将那对簪子也奉上去。即便是没有那对簪子,冯氏也会将瑶琴与砚台给她们的。

  三娘道:“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说是道具也行。

  白英当时不懂三娘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件事qíng第二日就已经传遍了京城。

  又过了若gān年,这件三娘导演的为薛氏炒作的事件被好事之人取了个名字,叫做凤钗之义。再之后这件事还被一些文人付之于笔墨变成了小说,戏剧的题材。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一日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就到了第二日赏jú宴。

  不出三娘所料,五娘还是打定了主意不参加,薛氏也就不bī着她去了。

  三娘打扮好了之后到了薛氏的房里,薛氏正在让沉香伺候这戴头饰。

  三娘今日穿了昨日在云想楼里试过了的粉色的那一身,配上了之后在多宝楼里买的那一套赤金镶粉色蜜蜡的头面,同款的耳坠。

  薛氏是第一次见到她这一身装扮,当即眼前一亮:“这头面昨日看着挺不显眼,不想与这一身衣裳到是极为相配。”

  三娘笑了笑打量了薛氏一番。

  薛氏今日穿的也是新做的衣裳,白色镶边粉蓝底子粉色印花缎面对襟褙子,粉色撒花百褶裙。头上戴的是昨日三娘与她一起挑出来的玉头面,称得薛氏淡雅中不失妩媚,美的如同画中人一般。

  薛氏已经装扮完毕,站起了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