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_作者:面北眉南(705)

  之后郡王妃闹到了关雎院找宣韶要人,宣韶只轻描淡写道人已经jiāo了官府,罪名是以下犯上还有偷窃财物,并道郡王妃若是要人可以去找官府要。

  之前那两个嬷嬷欺rǔ姜氏的事qíng,关雎院里还有府上一些见风使舵的丫鬟婆子们都是看见了的,人证数都数不清。郡王妃也没有办法说什么,只悄悄谴了人去衙门里提人,不想那两人早就因为熬不住刑,死了。

  这件事qíng也没有刻意隐瞒,因此宣韶的冷酷已经让郡王府里原本欺rǔ过姜氏的人人人自危。不过还好,宣韶惩治过两位老嬷嬷之后,并没有再对别的人动手的打算。不过,府里的人也都知道了,有些人是万万惹不得的,因为那是掉命的事qíng。

  都说均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作为一个奴仆,上位者想要编织一个什么罪名让你死,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qíng。她们毫不犹豫,宣韶是能做出这种事qíng的人。果不其然,今日又有人遭了殃。

  宣韶根本就懒得理会惠兰,见世界清净了,拉了三娘就进了二门,将惠兰抛在了脑后。

  三娘刚刚一直低眉顺眼地在一旁站了,小媳妇般的模样。在宣韶身后的人上前拖人的时候,也是微微低了头,面不改色,只当作没有看到。这会儿,宣韶拉她走,她还朝这惠兰友好地笑了笑,这才低着头离开。

  宣韶这样做,当作是杀jī儆猴也好,不然若是宣韶离开了,她还得花上去多的jīng力去摆平这些庄王府的仆妇,才能让日子好过。很明显刚刚宣韶也有些借题发挥的意思在一面,想必也是怕她以后在内院里会在遇到这种事qíng吃亏。而这件事qíng过后,以后想要听从惠兰县主的命令来找她麻烦,还得顾忌着宣韶回来算总帐。

  “以后我不在的时候,再遇到这种事qíng,不必忍让。你是长嫂,想要教训她身边的几个不长眼的奴才,即便是到了太后那里,也是站的住的。”

  宣韶淡淡的声音响起。

  三娘莞尔:“嗯,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宣韶捏了捏三娘的手,还是道:“到时候我给你留一些人。”

  三娘也没有反驳。

  夫妻两人说着话,很快就回到了西院。宣韶先带着三娘去了关雎院,向姜氏汇报。

  三娘跟着宣韶进去的时候,姜氏正伏在厅里那张大圆桌子上拿着一直碧玉方斗在捡桌上的豆子。

  三娘见了一愣,以前在王家的时候她是见过家中厨房里的仆妇,在大太阳的天气拿出往年的陈豆子,用団簸箕装了,放在太阳地下一边晒一边挑出霉坏了的。

  可是现在是还是大冷天,哪里能晒什么豆子?何况还是需要夫人亲自动手?

  三娘看了宣韶一眼,却是忍着没有问,面上也没有丝毫好奇古怪之色,似乎看到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qíng了。

  姜氏听到禀报,开始并没有抬头,只一边捡着红豆,一边在口中暗自数着,直到宣韶和三娘行了礼站在了一旁,她才抬头朝着一旁的huáng衣丫鬟道:“九百九十九,你先帮我记住了。”

  那丫鬟忙应下了,还不忘笑着道喜:“这数字真吉利,正好是少爷与少夫人进来呢,这可是吉兆。”

  姜氏闻言也有些高兴,点了点头,面带笑容问宣韶和三娘:“进宫可还顺利?太后娘娘有没有jiāo代什么?”

  宣韶便简要地提了几句,三娘又拿出了自己从太后和皇后那里得来的玉佩和手串给姜氏看。姜氏看了几眼,点头笑道:“既然是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送给你们的,那就好好收起来。”

  宣韶这时候才又突然:“母亲,三日后,我要离京一段日子。”

  姜氏一愣,看了看宣韶有看了看三娘:“你才回来半年不到……这次是又是去何处?什么时候回京?”

  宣韶想了想,还是道:“我要去一趟北镜,少说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

  姜氏面上一僵,挥手让身边的人都退下了,这才道:“非得要去吗?”

  宣韶有些无奈,可是他明白姜氏为何会说出这种话。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奉命去了那里,便再也没有回来,当年他与姜氏孤儿寡母一路回京的途中,路上正好遇见了旱灾,灾民蜂拥南下,途中的辛苦自不必说,姜氏对北边没有什么好印象。

  姜氏这话一问完,也知道自己是多此一问,自古君命难违,宣韶此去定是奉了皇帝的命令的。又如何能不去?只是她仍是不死心道:“韶儿,你才成亲没有几日,就这么丢下新婚妻子去北边的话又怎么说的过去?皇上就不能派别人去吗?要不我进宫去求一求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