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_作者:面北眉南(841)

  莺歌低头行了一礼,躬身退下了。

  三娘笑了笑,便往太后殿里去了。

  她今日进宫的时候就想过或许能见莺歌一面,刚刚给她的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只是再俗气不过的银钱罢了,但是却也是她需要的。

  这世上,人们市侩的程度是与他们头顶的门檐高度成正比的。

  在普通的高门大户中,下面的人尚且喜欢看碟儿下菜,这皇宫就更不好生存了,没有地位又没有金钱,寸步难行。

  魏月娥进京的时候,刘氏可能会给她一些银子,但是莺歌一个丫鬟积蓄毕竟有限。

  她给莺歌银子,其实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她能自己顾好自己。若是有一日,魏月娥遭了殃,三娘希望莺歌能为自己走出一条路,要在宫中走出一条路来,钱财是不可缺少的。

  她的银子是给莺歌的,而不是魏月娥。

  三娘走进慈安宫的时候,太后身边的chūn嬷嬷走了过来,那些小宫女都退下了。

  三娘与chūn嬷嬷打的jiāo道也多了,亏得蒋太医的关系,三娘与chūn嬷嬷也算是有些jiāoqíng。

  “太后娘娘和王妃还在说话吗?”三娘笑着道。

  chūn嬷嬷面容和蔼:“王妃正等着您呢,刚刚又来了几位夫人,也在里面。”chūn嬷嬷暗示太后与王妃并没有在说什么不为外人道的私房话,进去无妨。

  三娘朝chūn嬷嬷一笑,点了点头:“礼亲王妃最近没有进宫吗?我也许久没有见到她了呢。”

  chūn嬷嬷想了想,也笑道:“是有一阵子没有进宫了,不过想必也快要来了吧。太后娘娘已经念了她好几次了。”

  ********************

  这个月有空,尽量加更~明日继续加更~

  亲们~顺手给人家投个票呗~

  第四百一十五章 皇宫那点事儿

  三娘沉吟道:“想必王妃娘娘正在为郡主的亲事cao劳,哎可惜,因为我的关系郡主她与我哥哥辈分差了一截,不然到也是一桩好姻缘。”

  chūn嬷嬷笑着道:“怕是礼亲王妃一时半刻没有想到那上头去,等她下回来了老奴会先在一旁提一提的,免得最后她说了一桩好事,太后又觉得不妥当,驳了她的脸面。”

  三娘笑了,果然这chūn嬷嬷能在太后身边伺候几十年,是个再伶俐不过的人了。

  她刚刚仅仅在太后那里打了预防针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万一礼亲王妃还是对太后提出了这件事qíng,太后娘娘最后也不是就没有准了的可能。毕竟礼亲王妃是从来不轻易开口的人。

  所以三娘刚刚在太后娘娘面前那么说,并不是寄希望于太后最后能驳斥了礼亲王妃,而仅仅是想要从太后那里讨一个态度罢了。

  这件事qíng的关键还是礼亲王妃,必须要礼亲王妃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才行。

  王妃即便是再想要王璟娶惠安县主,却不得不考虑太后这个皇室尊长的态度,若是她明明知道太后对这桩婚事不是特别赞同,最后还拿出来说的话,那就不是礼亲王妃了。

  为尊为长者,即便是一句话也不说,聪明的下属和后辈也应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所以三娘其实只是想要让礼亲王妃最后没有办法开这个口。

  但是还需要一个人将太后娘娘的态度透露给礼亲王妃。

  在皇宫中求生存的人,自有她们的一套生存法则。

  比方说,上面主子的意思,该不该透露出去,该透露出去多少,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坐到了chūn嬷嬷这样一个位置的人,自然是心中有一杆称。

  有些事qíng,是打死了也不能说出去的,这是为人奴婢的本分。

  但是有些事qíng必须适当的透露出去,而让下面的人知道上位者的态度,好办事qíng。这样主子们的心里舒坦了,下面的人也会记着这个好心提点之人的好。这是互利互惠的好事。

  刚刚三娘说的关于惠安郡主的婚事的事qíng,恰恰就属于可以透露出去的那一种。

  chūn嬷嬷将太后对这件事的态度告诉了礼亲王妃,即在礼亲王妃面前得了好,又能让礼亲王妃不影响太后的心qíng。这种事qíng,chūn嬷嬷平日里没有少做。

  三娘从来就不会指望她与chūn嬷嬷这种由人牵线而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会在关键时候让chūn嬷嬷不顾主子和她自己本身的利益而站在她的一边。

  即便是为了她而开罪礼亲王妃chūn嬷嬷也是绝对不可能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