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见左右也没外人,便轻声笑道:“被老太太骂了,我本来有件事要回来和老太太说,丫头摆手说老太太生气呢,我在廊下听了两句,也不好进去,便走了。你猜老太太、太太骂三奶奶什么?”
姜玉chūn奇道:“骂什么?”孙氏扑哧一笑,轻声道:“烂泥扶不上墙,张狂地没个样子,说话做事不懂个眉眼高低……好些个话呢,我都不好意思学。”姜玉chūn闻言有些惊讶,忙说:“是为了什么骂的?竟然骂的这样狠。三奶奶恐怕得哭一阵子呢,连你都听见了,别说那些伺候的丫头们了。”
孙氏微微撇了下嘴,又说:“我也不知,恍惚是上午三奶奶对客人怠慢了的事。只是你说她伤心我却是不信的。你没瞧,”孙氏朝门外努了努嘴:“刚才还打发金杏管我要吃食呢。可见……”孙氏只说到这就不吭声了,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
姜玉chūn心里接道:“可见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眼皮子太浅了。”两人转了话题又说了些别的,直到孙氏的大丫头来回说:外头都收拾好了,桌椅器皿也都jiāo回了,都挨样对了,并没有打碎毁损的。
姜玉chūn见状起身说:“行了,我回去歇晌了,大嫂也早点回去倒一倒。”孙氏客套了几句,看着她走了,又自己忙去了。
姜玉chūn回去略倒了倒便起来了,毕竟明日自己认女儿请客吃酒,这家里外头也会来些亲戚朋友。打听到孙氏那也起来了,便又过去商议了明日之事。
翌日一早,玉棋等人就将思琴装扮起来了,先给姜玉chūn磕了头,姜玉chūn又领她到老太太处请安,又给太太见礼。老太太、太太皆有赏赐,孙氏、于氏也都送了礼,各房丫头也有送荷包也有送针线的,都给思琴道喜。
中午搁花厅里摆酒席,有亲戚们来凑趣儿的,都叫孙氏、姜玉chūn、于氏在花厅陪着。姜夫人中午到了,送了礼和在上房和老太太喝了几杯酒便走了。待亲戚们都走了,姜玉chūn又在自己院里的偏厅摆了几桌席面,叫各房的丫头来吃酒,思琴、玉棋等人陪着,倒热闹了一天。
隔了几日,峰哥儿娘打发媒人来说合,换了庚帖,接着纳彩、纳征、请期。两户各备聘礼和妆奁。
除了老太太、太太及自己赏的头面首饰,姜玉chūn又叫人打了金珠梳妆全副、手镯、金钗、戒指耳环各四对。又有不同布料做的裙、袄、卦、衫三十套;不同花色样式鞋子四十只。因婚期赶的紧,箱柜之类的来不及打,姜玉chūn叫人量了尺寸买现成的。玉棋几个帮做荷包、打络子、绣手帕,思琴赶着fèng了嫁衣。周峰家也将房子修葺了一番,新刷了墙、糊了窗户,挂了新的门帘子。待一切准备齐妥,只待吉期。
☆、思琴出嫁成新妇 玉chūn诊脉得喜讯
婚前一日,周峰家带一桌酒席、雄jī两只、鱼二尾、布二匹以及一些杂物送到周家二爷院里“催妆”。此时思琴的嫁妆摆在二房院子里的厅堂内,家具器皿都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了银子,谓之“压箱钱”。
打发小厮携带妆奁、帷帐、卧具、枕席等嫁妆送到周峰家,两边鼓乐chuī打,姜玉chūn坐了轿子也随着去了,给思琴送妆。因为峰哥儿家就在周府后头,姜玉chūn特意叫人绕了一圈才将嫁妆送去。峰哥儿娘早打发好了屋子,将姜玉chūn、王嬷嬷等人迎了进去,亲自泡了茶又拿了上好的果子点心招待。
嫁资搬到峰哥儿家,也摆在前院的小厅上,峰哥儿娘问姜玉chūn取了钥匙开了箱子,族里亲戚本家听了风声都跑来瞧嫁妆。姜玉chūn给思琴备的嫁妆原本就丰厚,加上老太太、太太、孙氏、于氏给的添妆又都是好金银首饰,嬷嬷丫鬟们送的多是jīng致针线,那些不富裕的看院子里摆的像模像样的嫁妆都有眼馋,有那家境富裕的又都夸姜玉chūn大方。待亲戚邻居的都看过了嫁妆,就有嬷嬷出来,指挥着婆子将家具摆设都抬了进去,又铺了新被褥挂了新帷帐。铺chuáng已毕,姜玉chūn便带着众嬷嬷婆子们告辞了。
翌日便是十月初八,思琴成亲的日子,待思琴梳洗完毕便有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思琴绞去脸上汗毛,口里念叨着吉祥话。待梳妆完毕,姜玉chūn拉着思琴手,说:“往后和峰哥儿好生过日子,只要你过的好了,就不枉我为你辛苦一场。”思琴闻言,瞬间泪如雨下,拉着姜玉chūn的手,哽咽地叫了声:“二奶奶。”就再也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