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194)

  顿时,白秀有些手足无措的紧张起来。

  李大壮看见,忙起身进屋搬出了一个凳子,放在了白璎珞身边,一边憨厚的让道:“小姐请坐,请坐……”

  局促的站在一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李大壮看了一眼白秀,转身出了门,少顷的功夫,左手提着一个茶壶,右手捧着一摞茶碗过来了。

  斟了茶,先后递给了白璎珞和流苏流莺,还不忘给白秀一碗,李大壮搓了搓手,再度出了院门,这回,却体贴的掩上了院门。

  “听闻白家庄来了两位贵客,想来,便是白小姐的亲人吧?”

  抿了口茶润了润喉咙,白秀有些不自然的开口搭起了话。

  白璎珞点了点头,“璎珞是陪祖父祖母来的。”

  说完,院子里便陷入了静谧,白璎珞轻叹了口气,将茶碗递给流苏,起身走到白秀身边,柔声劝解道:“大姐,二……她既然这般待你,你以后也不用再掏心窝子一般的挂念她,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了。”

  有些吃惊的抬头看着白璎珞,白秀张了张嘴,终究什么都没说,可眼中的泪,却如断线的珠子一般落了起来。

  “我……她……”

  这是白秀第二次见白璎珞,可她却觉得,两人似是一早就相识一般的,通身上下说不出的熟悉感。

  此刻,白璎珞这般说话,白秀顿时觉得自己似乎有万千话语想要和白璎珞哭诉,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说起。

  抬手轻抚着白秀的背,安抚着她有些激动的心qíng,白璎珞冲流苏和流莺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去门外等自己。

  哭了好一会儿,白秀的qíng绪才平复下来。

  白璎珞从衣袖中取出帕子递给她擦泪,一边小心翼翼的问道:“大姐,你们不是最亲的姐妹吗,怎么如今倒似是仇人一般?若是这中间有什么误会,还是趁早把话说开,解开心结的好,要不然,一家人少了多少天伦之乐呢。”

  提及此事,白秀顿时满面的不忿,“心结?她心里有疙瘩,就不曾想过,爹娘这么多年了心里可曾好受过?”

  有了倾诉的yù望,白秀的话匣子顿时打开了。

  一番话下来,白璎珞顿时生出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惆怅。

  白秀五岁的时候,白玲两岁,那一年,她们的小姨怀了六个月的胎儿小产没保住。

  那是白家二姨掉了的第二个孩子,连大夫都说,以后在子息一事上有些艰难,白家二姨日日以泪以面。

  后来到庵里菩萨面前求了签文,却说白家二姨命中多子多孙,只不过,若是能过继个孩子招弟,兴许以后的qíng形能有些好转。

  白家二姨求到了大姐面前,白秀的爹娘一合计,便把最小的白玲过继到了白家二姨名下。

  菩萨显灵也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也罢,白玲过继过去的第二年,白家二姨终于如愿以偿的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那之后,白家二姨一发不可收拾,三年抱俩,之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第四年,白玲的母亲又有了身孕,十月怀胎,小儿子白诀出生了。

  原本是怜惜自家姊妹,如今妹妹儿女双全,自己的女儿免不了要受些薄待,白秀的爹娘怎么都觉得亏欠二女儿,便和白家二姨一商量,将白玲又领回了自家。

  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当时事急从权,过继一事也只是口头上一提,并没有在宗族立谱,也没有到官府备案,如今领回来自然便是简单至极的一件小事,白家二姨虽有些不舍,可到底已经有了自己亲生的儿女,便千恩万谢的上门道谢,送回了白玲。

  而那时,白玲六岁,已经记事了。

  分开四年,原本唤作“姨丈姨母”的人转眼成了自己的爹娘,而原本疼宠自己的爹娘,竟然不是自己的生父生母,幼小的白玲心里,满是惶恐和担忧。

  梦里,她总是看见爹娘厌弃的挥手让自己远离他们,说自己不是他们的孩子,而她的身边,却满是旁人怜悯嘲笑的话语声。

  一天天的长大,看着长姐懂事大方,幼弟乖巧可人,在爹娘面前,都各有一副撒娇任xing的娇憨模样,唯有自己,格格不入的像是个陌生人,渐渐的,白玲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了。

  白秀是白家二老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亲昵几分,白诀是盼来的儿子,又是最小的,自然便多花了几分心思,心思敏感的白玲,打小就觉得自己不受这个家里所有人的欢迎,所以,她总是盼着能早一天长大,早一天,脱离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