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199)

  “如今的先生,以举人的功名教授乡野间的那些孩子,做他们的启蒙导师,自然是可以的,可是,先生难道打算一辈子都这么下去吗?”

  白璎珞发问道。

  这个问题,方才白老太太已经问过,杜轩也明确的表示,他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报恩,于愿足矣。

  是故,再听到这个问题,杜轩便有些不解的看向白璎珞。

  白璎珞继续说道:“璎珞换个方式吧。以先生的才学,若是参加会试,未必不会金榜题名,倘若先生有了官职,能真真正正的为百姓谋福祉,相比如今只做个学堂的先生教书育人来说,先生觉得,哪个更实惠,更能让白家庄的百姓受惠呢?”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自然是做官更能为百姓做实事。”

  杜轩实事求是的说道。

  “其实,先生拒绝我祖父的好意,只是自己的心结没解开罢了。先生一味的想着报恩,殊不知,兴许在白家庄乡亲们的心里,你早已是他们的一个邻居,他们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你所说的,他们都是你的恩人,所以,先生不如扪心自问,问问自己究竟想要的什么,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

  扬声说着,注意到了杜轩陷入思索的表qíng,白璎珞做了最后的结论,“所以,先生实在该好好想想才是,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辜负了乡亲们对你的厚爱。”

  说了一大通话,白璎珞顿时觉得有些口渴了,喝了几口茶,再转过身,正对上白老太太赞赏的目光,白璎珞俏皮的眨眼笑了笑。

  第095章 双喜

  “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若他坚持己见,那就正应了老人常说的‘命里无时莫qiáng求’,到那时,就随他去吧。”

  杜轩走后,白璎珞这般和祖母说着。

  晚膳时分,白老太太吩咐了厨房,将白老太爷和杜轩的饭菜送去了书房,另一边,还让秋纹温了一壶酒送了过去。

  “瞧你祖父那样子,似是喜极了那个后生,如今,咱们也算是尽力了,但愿能有个好结局吧。”

  给白璎珞夹了一筷子菜,白老太太宽心的说着。

  膳罢,白璎珞搀着祖母去后院散了会儿步,再回到正屋,白老太爷正坐在软榻上看书,见白老太太和白璎珞进来,笑呵呵的说道:“方才吃饭时,我又老生常谈的和他提了进京求学的事,这一次,他却没急着回绝,直说回去思量思量。瞧这样子,兴许有戏,你和他说什么了?”

  回头看了一眼白璎珞,白老太太走到白老太爷身边坐下,将下午时白璎珞说的那几句话,原封不动的讲给了白老太爷听。

  有白老太太在,白璎珞和杜轩的见面,便也没有什么不合时宜的了,而如今,眼看杜轩不那么坚持的要守在白家庄做个没什么大用处的授课夫子,白老太爷感到十分欣慰。

  “珞姐儿倒会讲道理,一套一套的,若是男儿身,定然也是个有大出息的……”

  夸奖着白璎珞,白老太爷的唇边,泛起了几抹苦笑,不一会儿,眼中就有些萧索了,而一旁的白老太太,面色也跟着暗了几分。

  白璎珞知道,二老必定是想起了她的父亲,天资聪颖却英年早逝的白士鸣。

  之后的几日,杜轩再来园子里陪白老太爷下棋,一如往常的谦和有礼,可关于之前答应的考虑,却再未提及。

  白老太爷以为他有为难之处,便善解人意的再未追问,一老一少倒也相处和睦。

  四月十八,靖安侯和薛氏派了府里的管事来,打点着收拾起了行装,四月二十日一早起来,就要准备往京城赶了。

  午后杜轩再来,书房里,白老太爷便慈和的说道:“杜轩,难为你这些日子陪着我这老头子下棋解闷了,明儿开始,你便不用来了,日后便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面色一惊,想到方才进府时院子里的下人都忙进忙出的归置着东西,杜轩犹疑着问道:“老太爷可是要回京了?”

  白老太爷点了点头,“人老了,便不能随心所yù的想做什么做什么了,我们从府里出来也有一个多月了,该回去了。”

  “理应如此,一家团聚自是最好不过的。”

  满含温qíng的说着,杜轩的面色有些犹豫。

  白老太爷看到,心中一动,原本打算不再追问的心思,顿时又蠢蠢yù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