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204)

  白老太太回头看着白璎珞叮嘱道:“既是太子侧妃的宣召,那后日你便早些起身进宫吧,免不了还要拜见皇后娘娘和太子妃,礼数上不可有一丝懈怠,记住了吗?”

  白璎珞乖巧的点了点头。

  端午当天,刚过辰时,白璎珞便到了庆安堂,白老太太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她的服饰和妆容,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大的会儿功夫,管事便过来传话,说宫车已经在大门口候着了。

  马车在内宫门处停下,又换了软轿,眼看时辰尚早,白璎珞便去了宁华宫。

  正是后/宫妃嫔给皇后娘娘请完安的时辰,宫门口香风阵阵,白璎珞免不了又要一一行礼问候,待到顺利的踏入正殿,白璎珞顿时觉得膝盖似是僵住了一般的酸痛。

  “就知晓你会来……”

  叫了起,皇后熟络的和白璎珞说着话,话语间的那份亲厚,让白璎珞有些受宠若惊,一旁,皇后身边的宫婢捧过了一个锦盒。

  “这是思然给你的,昨儿才到的,本宫听闻太子侧妃宣你端午节进宫说话,便没让人送去,这会儿,借花献佛,便算是给你的端午节礼物吧。”

  笑呵呵的说着,皇后指了指宫婢手里捧着的那个锦盒。

  一脸不可置信的惊喜,顾不得还在皇后面前,白璎珞qíng急的打开了锦盒。

  金光灿烂的一堆首饰珠钗,让人眼花缭乱,而盒子下面,一眼便能看到有一封桃红色的信笺。

  迫不及待的打开信,白璎珞仔细的看了起来,不一会儿,眼中就泛起了晶莹的泪花。

  三月初九便到了大安,在都城外的皇家庄园里休息了几日后,三月十六,拓拔弘睿从宫内出发,将六公主从庄园里迎娶到了宫中。

  大婚的盛况,六公主并没有讲多少,反而对大安都城内的风俗民qíng讲了许多。

  六公主说,大安皇宫的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艰难,拓拔弘睿的母妃早逝,如今的太后也是先帝驾崩前才上的位,于拓拔弘睿既无生恩又无养恩,所以相处起来到也不难,只要维系好表面的和睦就好。

  而拓拔弘睿的后/宫,如今也还算风平làng静,暂时还不想花费心思去想,但愿大家相安无事,一片太平。

  信中,六公主说的最多的,却是和拓拔弘睿微服在都城游玩的有趣。

  成婚至今也才两个月不到,六公主和拓拔弘睿能有如今这般如胶似漆的模样,白璎珞很为她感到高兴,毕竟,这段亲事最初的目的是政治联姻。

  从宁华宫出来,看着头顶湛蓝的天空,白璎珞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当日拒绝六公主为她做陪嫁,虽然最后两人都释怀了,白璎珞的心里,却自始至终有个疙瘩,若是没有白家二老,没有白秀,没有杜轩,白璎珞兴许不会犹豫,兴致勃勃的答应六公主,两人在异国他乡相依相伴,做一辈子的好姐妹了。

  可是,她有那么多不能忘怀的人和事,怎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如今,眼见六公主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白璎珞心里的欢喜难以言表。

  即便这只是个开始,可也是个美好的开端,白璎珞打心底衷心的祝愿他们,希望他们白头偕老。

  到东宫的时候,门口正好有一顶软轿,白璎珞进了正殿,便看见了偎在太子妃身侧的窦绣巧。

  “臣女白璎珞,见过太子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拜倒磕了头,听闻太子妃叫起,白璎珞便站起了身,一抬眼,正对上窦绣巧示威一般的挑衅目光,白璎珞故作不见,自然的挪开了目光。

  白璎珞与太子妃,本就没什么话,坐了一盏茶的功夫,太子妃关切的问候了几句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的身体,便打发白璎珞出去了。

  起身行了礼,刚走到殿门口,便遇上了林之湄身边的宫婢,一脸倨傲的模样,瞧那样子,是打算从太子妃面前请人了。

  暗叫好险,白璎珞疾步下了台阶,朝东配殿的方向去了。

  内殿里,林之湄懒洋洋的躺在软榻上,身上覆着一张薄毯,倒也瞧不出身形。

  请了安起身坐下,白璎珞莞尔笑着祝道:“璎珞前些日子跟着祖父祖母去京郊的庄子里住了一阵子,侧妃有身孕的事,也是回到京城才知晓,倒是错过恭贺侧妃了。今日,便一并将这礼补上吧……”

  笑盈盈的说着,白璎珞起身郑重拜道:“祝侧妃和太子举案齐眉,祝侧妃和腹中的孩子平平安安,一世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