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一年多,两人的身上都发生了许多事,姚夫子已经是大人了,她的事,自然就没有和白璎珞说的必要,只简单的提了几句。
倒是白璎珞,大事小事,事无巨细的讲了一遍,姚夫子仔细的听着,一脸的温柔表qíng。
“六公主能这般待你,也算是你们的因缘了。少女时结下的qíng谊最是可贵,即便你们如今不在一处,心里也要经常记挂着她,才不枉费她从前待你那般好。”
见白璎珞提起进宫伴读的事时满脸的幸福,姚夫子柔声说道。
“便是夫子不说,璎珞也会记得的。”
白璎珞笑嘻嘻的应道。
说话的功夫,姚夫子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已经将随身带来的行李物品都归置好了,白璎珞起身告别,“您好生歇息会儿吧,晚膳前,璎珞再来,祖父祖母说要为您接风呢。”
方才薛氏已经说过,姚夫子便再不推辞,将白璎珞送出了门。
回到兰心阁歇息了会儿,又唤了流苏和流莺把自己在闺学里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白璎珞舒心的叹道:“总算有点事qíng做了,不会再似之前那般无聊了。”
流苏三人听到,都低头抿嘴笑了起来,沉香还打趣的说道:“要是老太爷和老太太听到,定要心里遗憾,觉得小姐投错了胎,本该是个少爷才对。以小姐这般上进,考个进士定是极容易的事。”
晚膳时分,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一桌,璎珞便陪着姚夫子坐在另一桌,本都是相熟的,虽一年多未见,倒也不显生疏,四人热络的说了会儿话。
膳罢喝茶时,薛氏和二夫人、四夫人才一并过来,身后跟着几个女孩儿。
行了礼各自坐下,白老太太看了一眼女孩儿们,回头看着姚夫子慈声说道:“如今,芸姐儿和珞姐儿最大,眼看着快要及笄了,所以,还望姚夫子在她们俩身上多花些心思。其他几个小姐都还小,过得去便行。”
“理应如此,老太太放心便是。”
姚夫子应道。
再从庆安堂出来,七小姐八小姐都跟着各自的母亲兴高采烈的回去了,白璎珞想着以后的日子不会那般无趣,也一脸的欢喜,唯有白璎芸,qíng绪有些低落。
姚夫子歇息了两日,五月二十日,闺学正式开课了。
辰时二刻,三进西厢的鸣翠居中,便传出了余音朗朗的读书声。
诵读完毕,姚夫子拿着书卷讲起了故事,都是史书古籍中颇有贤德的女子传记,讲一两则,待到四个女孩儿们都听懂了,便会布置功课。
七小姐和八小姐还小,便端正的跪坐在椅子中临帖,临完两大页,jiāo给姚夫子检查完无误便可以下课自行回去了,而白璎芸和白璎珞,则要按着要求作诗或是做文章。
虽然听起来有些滑稽,实则大有用处。
京城中的贵小姐们,经常会举办花会或是诗会,猜谜作诗,琴棋书画,都是平日里的功夫,虽说诗和文章做的好不一定会有用处,可最起码要会那么一星半点,否则若是落到了自己头上,张嘴说不出一两句,到时候平白得了嘲笑。
这一点,白璎芸深有感触。
可是如今亲事已定,日后便极少有机会能出去参加那些宴席聚会抛头露面了,白璎芸本就xing子懒怠,便愈发懒得花费心思了。
如此一来,闺学再度开始,倒像是专门为了白璎珞而开设的。
第102章 小产
闺学开始后,白璎珞的日子,愈发惬意。
早起,白璎珞会去后院的林子里散会儿步,心qíng好的时候还会取出陶埙chuī奏一曲,待到天边泛起万丈金光,白璎珞已经回到兰心阁,准备去鸣翠居上课了。
姚夫子踏进鸣翠居的时候,白璎芸还哈欠连天的有些迷糊,而白璎珞已经神清气慡的了。
歇了午觉起身,姚夫子会另外再教授琴棋书画抑或是刺绣,白璎芸面带惆怅的跟着打发时间,反观白璎珞,浑身的jīng气神,只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或是两只胳膊,能将姚夫子所教授的都通通融会贯通。
几天下来,白璎芸有些萎靡不振,白璎珞则神采奕奕,两人坐在一处,天差地别。
庆安堂里,注意到了两人的不同,白老太太和薛氏心中也都一派了然,自然不会让二房跟着白璎芸都下不来台,便装作看不见的未过问,倒是二老爷,见白璎芸这幅模样,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似的,迁怒的瞪了二夫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