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231)

  陪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用了午膳,白璎珞去了小雅斋寻姚夫子说话。

  傍晚时分薛氏等人回来,都齐聚在庆安堂,跟白老太太形容着白日里的热闹,不时的有孩子cha话,说新郎官受到了怎样的捉弄,新娘子又是多么的漂亮和容易脸红,一场本就皆大欢喜的喜事,在众人的形容中,显得愈发和睦美好。

  白璎珞抬眼去看,便见白璎芸默不作声的坐在二夫人身侧,有些郁郁寡欢的失落。

  “付家的那小子,从前是个爱玩的,如今成了亲,就是大人了,有媳妇儿经常哄着劝着,以后就不会再像从前那般胡闹了。”

  笑呵呵的说着,白老太太又问了几句关于中山伯府老太爷的qíng形,才让众人散了。

  第三日,便是中秋节了。

  傍晚太阳落了山,天气便有些凉了,担心老人和孩子受不住,薛氏早早儿的请示了白老太太,便将中秋夜宴设在了庆安堂,免得老人家奔波。

  还未到晚膳时分,庆安堂里便热闹起来。

  叮嘱着屋里的几个丫鬟照看好到处乱跑的几个孩子,白老太太转过头看着薛夫人问道:“哥儿的书院,可去报名了?”

  薛夫人笑着应道:“还让您惦记着,昨儿已经去青松书院报备过了,九月初一入学。”

  薛柘到底还是选了青松书院,只因为杜轩不是青松书院苦读了好几年的学子,却在入学仅两个月后便得了榜首。

  白璎珞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薛夫人身侧的薛柘,见他的身上又散发出了初见那日的那份倨傲,再想及前几日在后院梨林里遇见的那个温暖和煦的他,白璎珞顿时觉得那像是两个人。

  “京都书院和青松书院,这么多年了也没决出个高下,只不过因为京都书院里的名门贵胄多一点,将来的人脉广一些罢了,不碍事的……学问好,能考出个好功名才是顶顶要紧的,其他的,都不必想那么多。”

  怕薛夫人心里有不甘,白老太太宽慰着劝道。

  薛夫人领qíng的点头笑了笑。

  宴席开始,众人其乐融融,待到月上柳梢头,便起身出了屋子,抬头望天,如黑丝绒一般的夜空中,皎月入盘,星辰闪烁,让人觉得心胸也跟着开阔了许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心里喃喃的念着,看着天边那颗最亮的的星星一闪一闪忽明忽暗,白璎珞的面前,出现了一双澄澈的眸子。

  再回到屋内,分食了月饼,又说了会儿话,各房的人便给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行礼退出了庆安堂。

  中秋节过后,一切都恢复了从前的宁静,白璎珞的每日除了跟着姚夫子做学问学才艺,便是陪着白老太太说话,其余的时间,则都在兰心阁看书绣花,偶尔也会派人去打探一番白家二老的qíng况。

  日子前所未有的静谧。

  早起,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着窗棱,让人莫名的就懒怠了几分,听着雨声犯会儿迷糊,白璎珞再起身,惬意的伸了个懒腰。

  姚夫子昨日就跟薛氏告了假,要去京城郊外的庵堂里住些日子,为亡母祈福,待到过完了重阳节再回来,所以,今日开始,白璎珞便要整日的闲着了。

  陪着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用了早膳,白璎珞便去了煦和轩。

  进屋的时候,白璎芸难得的也在。

  四个月的坤哥儿,已经很活泼了,抱着他站在腿上,小家伙的两只小手兴奋的挥舞着,两腿也用力的蹬着,高兴的时候,便有晶莹的口水顺着口角留下来,眉眼弯弯的开心模样,让人看着心都化了一般的软和。

  白璎珞逗着小家伙玩了会儿,贾氏便唤了rǔ母过来,带着孩子过去喂奶了,姑嫂三人坐在一处说了会儿话。

  白璎芸只说了没几句就走了,贾氏便将她送出了门,再转身回来,便见白璎珞低声嘟囔道:“难得五姐姐能起这么早,主动来串门呢。”

  抿嘴笑着,贾氏嗔怒的剜了白璎珞一指头,“死丫头,明明心里好奇她来做什么,还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白璎珞撇了撇嘴,“我才不好奇呢,她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与我无关。”

  知晓这两人不和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贾氏也不再多劝,只苦笑着说道:“这女孩儿的心思啊,大抵都是一样的。中山伯世子都成亲了,我瞧着,五妹妹倒似是还念念不忘的,要不老人怎么常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