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246)

  “好好好,祖父看到了……”

  话音愈发慈和,白老太爷翻转着看完一遍,将手里的荷灯递给了身后跟着的老仆,“去,放在我书房里。”

  “你们,都有心了。我心里很欣慰,无论发生什么,只愿靖安侯府荣rǔ与共,合家欢乐。”

  目光逡巡着在儿孙们面上滑过,白老太爷欣慰的说着,目光所到之处,众人都轻轻的颔首应诺。

  风chuī糙动,周遭一片静谧,突地,远处传来了一声轻响。

  “谁在那儿,出来?”

  厉声喝了一句,白进远转过头目光凌厉的看着发出响动的那边。

  悉悉索索的动静过后,薛柘不好意思的挠着头,从假山一侧钻了出来。

  “薛柘给老太爷贺寿了,愿老太爷寿比南山……”

  拱手拜倒,深深的作了一个揖,薛柘扬声祝道。

  “柘儿,半夜三更的,你躲在后花园gān吗?”

  惊讶的说着,眼睛看到荷池里已经零乱散开的寿字荷灯,薛氏犹疑的问道:“这……这是你和珞姐儿,还有进濡准备的?”

  薛柘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本来想让下人做的,可是又怕走漏了风声,就没有惊喜了,所以……”

  “哈哈,好好好,都是好孩子,让你们费心了。”

  连声赞着,白老太爷伸手拍了拍薛柘的肩膀,“能屈能伸,是个好小子,走,快进屋去,在后院晾了好一阵子了吧?难为你了……”

  被白老太爷称赞,薛氏比自己得了夸赞还要高兴,再看向薛柘的目光,便愈发柔和。

  一大家子人进了屋,提起方才那特殊的寿礼,都一脸新奇的赞赏。

  “这可是份大礼,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做得到的,你们都有心了……”

  白老太爷自从早起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褪过,这会儿更是开怀,看着面前的一大家子人,老怀甚慰的说道。

  “前几日,六妹妹和七弟到处跑着要祝词,我们都还没想到呢,如今,她们花了心思布置,我们我们可都是沾了六妹妹,七弟还有薛表弟的光了……”

  不居功的说着,白进远冲白璎珞伸出了大拇指。

  白老太太的目光,一会儿看看薛柘,一会儿看看白璎珞,心里有些隐隐的期待,可再看到薛氏看薛柘时的目光犹如看白进远,白老太太又有些失望,轻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

  “今儿也不早了,都回去歇着吧……”

  回头看了一眼座钟,白老太爷发了话。

  靖安侯起身,带着众人冲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行了礼,鱼贯着退出了正屋。

  出了院门,白璎芸顿下脚步,转过身看着白璎珞说道:“六妹妹,你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薛家表哥虽是亲戚,可到底也大了,男女有别,妹妹合该避避嫌才是。”

  说罢,白了白璎珞一眼,白璎芸施施然的远去了。

  第118章 避嫌

  “不就是气不过珞表妹出了风头嘛,还把话说的这般冠冕堂皇,真是没意思极了。”

  冷不丁的,薛柘的声音从背后冒了出来。

  白璎珞看着白璎芸远去的背影,似是听进了她的话,回头冲薛柘笑了笑,俯身行了半礼道:“天色已晚,薛表哥明日还要早起去书院呢,便早些回去歇着吧。”

  说罢,白璎珞起身走远了。

  为白老太爷准备下的这份寿礼,白进濡也就是跟着凑个热闹,除了四老爷和四夫人的贺词是他求来的,其它的事qíng,他也没怎么参与。

  从准备材料到扎灯,再到去荷池谋划布置,尽数都是薛柘和白璎珞动手。

  放荷花灯,是前世时白家珞娘最拿手的,每年到了正月十五那日,小河里最好看、飘得最远、蜡烛燃的最久的那盏花灯,不用问,站在河边的人都知晓,是白家珞娘做的。

  到了靖安侯府,当了锦衣玉食的小姐,白璎珞再无机会亲手制灯,不成想,这一回却用上了。

  原本,白璎珞还担心,同样娇生惯养的薛柘定然只会捣乱,没想到,他扎出来的荷花灯,与自己做的比起来一点儿也不差。

  只演练了一回,两人便定好了各自的分工:白璎珞去正屋贺寿,并引领着白老太爷去后院,布灯等一系列的事,则由薛柘带着两个小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