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是六妹妹定然是开chūn跟着祖父祖母去京郊庄子里的时候认识的……庄子里……”
喃喃的说着,白璎芸按着自己的思路分析起来,“那个穷书生,也是白家庄的人,这其中,定然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
如今,杜轩进了青松书院读书,平日里又经常进出靖安侯府,而白秀,也白璎珞拴在了身边,这说明什么?
“去,打听一下,那个村姑和那穷书生,有没有什么关系。”
心中有了猜测,白璎芸抬眼看着喜鹊吩咐道。
第123章 家产
夜深了,庆安堂内屋里,墙角的灯烛仍旧执着的散发着光亮,白老太爷身着寝衣坐在chuáng榻边,锦被里,白老太太坐起身,披了一件厚袄。
“有什么事儿,明儿睡醒了说不行啊,非得夜里说,你身子本来就不好,着了凉,又该咳嗽了。”
责备的说着,白老太爷伸手将白老太太身上的厚袄裹紧,又把她身边的被子围严实了。
脸上的笑容透着不常有的柔和,白老太太嗔道:“屋子里暖和着呢,哪那么娇贵了?白日里只要一睁开眼,身边就没消停过,哪还能像现在这么清静的说说话儿啊。”
“怎么了?老二屋里又出什么糟心事了?”
轻微的点着头,白老太爷蹙了蹙眉,抬头看着白老太太问道。
上个月,二房有个丫鬟被杖毙了,原因是偷了二夫人房里的银票,被二夫人身边的杨嬷嬷带着人抓了个现行,人赃俱获。
银票数额巨大,若不是二夫人心血来cháo,兴许早就被带出府去了。
二夫人当即就黑了脸,那丫鬟被粗使的婆子捂住嘴拖到了柴房,打了三十大板,晾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一副糙席卷着抬出府去扔到了乱葬岗上。
直到后来有婆子收拾残局,才发现,地上好大的一滩血,看着,不像是杖责打出来的血,倒像是小产了。
这件事,虽没人提起过,可府里的下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已经人尽皆知。
虽说二老爷有些色令智昏,连房里的丫鬟都不放过,可二夫人这一招,也着实有些狠毒了,让人想起来就有些不寒而栗。
知晓白老太爷想起了什么事,白老太太的面色也跟着一黯,旋即,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
“不是二房,是珞姐儿。”
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要说的正事,白老太太伸手拍了拍白老太爷的手。
眉毛一跳,白老太爷眼中一紧,“珞姐儿怎么了?”
见他这般着急,浑不似平日里那般云淡风轻的模样,白老太太哑然失笑,“你别一惊一乍的,都多大岁数了,还跟个小孩儿似的?”
白老太爷笑了笑,起身走到锦桌旁,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见水温适宜,白老太爷另取了一个茶碗沏了茶,端来递给了白老太太。
喝了一口,白老太太说道:“珞姐儿在府外认识了一家人,前些日子,那家人落了难,珞姐儿便来央了我,想让那家的女儿进府来服侍她。珞姐儿的话说的隐晦,可我却听的明白,她是想身边多些自己人,将来出嫁,也有可信的人手可用。”
白老太爷听的认真,脸色不由的凝重起来。
“哎……”
白老太太长叹了口气,“我以为,咱们多疼着些珞姐儿,便算是对的起士鸣和他媳妇儿了,那天珞姐儿一说,我才发现,我们太疏忽她了。过了年,眼看珞姐儿就十四了,给她择一门好亲事已经迫在眉睫,而眼下,就说不提亲事,咱们要多养她两年好好相看相看,可嫁妆啊陪房啊,这些咱们都得商量准备起来了。”
“嗯,你说的在理。”
附和着白老太太的话,白老太爷犹豫了一下道:“大丫头这么大的时候,都开始跟在她娘身边学习打理家事了吧?”
说的,便是白璎萍。
白老太太点了点头。
“那,是该准备起来了。”
白老太爷肯定的说道。
“这些都是其次。我看士忠他媳妇儿对珞姐儿也亲热着呢,回头让珞姐儿多往茗雅园走动走动,再叮嘱她多费心,让她把内宅这些事qíng,也好好跟珞姐儿说道说道,那孩子聪慧过人,定能很快学会的。至于将来她出嫁,身边跟去的那些人,也好办,咱们庄子里,有几户都是我娘家带来的,要么就是跟着你走南闯北过,最是忠心不过的,实在不行,把那几家人都给了她,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