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杜轩真如他所承诺的对待白璎珞,这段如今说出来不会被任何人所看好的亲事,对白璎珞而言未必不是件幸事,过日子,日久见人心,一辈子还很长。
可若是杜轩背信弃义,这样的他,要家世没家世,要身家没身家,下嫁于他的白璎珞,日后会有多少磨难,众人可想而知。
所以,如今看来,这场在白老太爷和白老太太心里已经定了的亲事,却如同一场豪赌,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赔上的,便是白璎珞一辈子的幸福,和白老太爷白老太太二人此后岁月里无尽的悔悟和自责。
可即便那时,两人临近西去,人死如灯灭,一切便都结束了,而白璎珞,还有漫长的一辈子,要慢慢度过。
相较于白老太爷对杜轩莫名的信心,白老太太则满腹的担忧,所以,看着如此乖巧懂事的白璎珞,白老太太的心里,说不出的一种沉重。
从庆安堂出来,看着灰蒙蒙似是又要下雨的yīn暗天空,白璎珞的心里,却从未有过的敞亮。
第158章 静好
虽未得到确定的消息,可白璎珞觉得,自己心里的那个揣测,与真正的答案应该相差无几。
这么想的时候,白璎珞便觉得满心的欢喜,前几日那个喜忧参半患得患失的自己,像是刚刚破壳而出的小绒jī,带着满眼的迷茫打量着面前陌生的一切。
而如今,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以后的日子,都会像这水洗过的天空一般美好。
心中安定下来,白璎珞便能静下心来做些什么事了,看着绣筐里堆着的那几件小儿衣服,白璎珞算着日子自言自语道:“六公主怕是已经临产了,也不知道如今是什么qíng形。”
身旁的秀娘听见,抿嘴笑了笑道:“小姐,四月前往大安的宫人如今都还没回来呢,也没见捎信回来,可见都是顺顺利利的。您就别担心了,六公主贵为大安国母,身边伺候的人jīng细着呢,不会有事的。”
白璎珞点了点头,关切的问道:“秀娘,娟儿如何了?你这几日可去瞧过她?”
但凡在大户人家伺候的下人,不是休息的日子,没有主子的许可是不得踏出府门一步的。
尽管白璎珞替秀娘求了恩典,可秀娘却说不出的谨慎,不到自己歇息的那日,决计不踏出靖安侯府一步,便连李大壮也是如此,进府大半年了,这两个人的态度一如刚来那时的谨慎小心,差事办的极为妥帖,让一直等着揪他们小辫子的人得了个没趣。
提起女儿,秀娘当即满脸是笑,“前日轮休,奴婢已经去瞧过了。娟儿跟着奴婢的爹娘,过的好着呢,便连在dòng天书院上学的弟弟也常回家陪她玩,如今,娟儿已经识的几个字了。”
听秀娘说着,白璎珞的面前,不禁出现了老两口慈祥的笑容,和白诀蹲在地上手拿树枝教娟儿写字的和乐模样。
放下心来,白璎珞复又拾起绣活做了起来,可没绣上几针,便听得外间说谷香来了。
“谷香姐姐……”
白璎珞起身迎了出去。
“六小姐,我们夫人请您过去说几句话呢,还有,您身边若是有绣工好的丫鬟,不若一并带着。”
谷香行了福礼,起身笑着说道。
不知薛氏意图为何,白璎珞也不多问,唤了流苏和流莺跟着自己,一行四人朝茗雅园而去。
茗雅园正屋里,薛氏正翻看着账本,下首处还站着几个仆妇,等着领差事。
一一吩咐下去,薛氏喝了口茶,摆了摆手挥退了身边的丫鬟,才拉起白璎珞的手笑道:“听姚夫子说,你的绣活做的愈发好了,可不知道,现在开始做,还来不来得及。”
以为薛氏是有什么大的物件要自己绣,白璎珞不疑有他,慡快的应道:“大伯母,您说吧,璎珞必定尽全力就是。”
一时间,薛氏笑的愈发温柔,可眼中的笑意,连白璎珞也觉出不对了。
疼爱的摸了摸白璎珞的脸,薛氏低声说道:“你的嫁衣,自然要尽全力绣的美轮美奂无与伦比才是。”
白璎珞的脸瞬时红的如同十月里枝头上挂着的灯笼柿。
“大伯母,您又来笑话我。”
羞赧的说着,白璎珞紧张的手心冒汗,可薛氏却再未往下说,只拿过手边的一张大红色单子递到了白璎珞手里,“按理说,女孩儿嫁衣所用的布料,都该爹娘准备。老太太说从她那儿出,可我和你大伯父商量过了,你素来乖巧,我们也当你亲生女儿一般的疼爱,这些东西,便从我们手里出。你看看单子,看还缺什么,都来跟我说,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