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337)

  从煦和轩出来,都快走到秋然轩了,白璎芸才发现,晚膳前在庆安堂时,白进远代表几个兄长和弟弟们送给自己的那支碧玉簪,没了去处。

  其实,打从看到她和白璎珞收到的是一模一样的簪子时,白璎芸便不大想要它了,可思来想去,那支簪是兄长和弟弟们凑份子送的,回头若是知道自己弄丢了,平白的得罪了许多人。

  吩咐了喜鹊带着几个小丫鬟一起去寻,可从庆安堂找到煦和轩,一路上,哪儿都没找到。

  喜鹊回来回话时,白璎芸气愤的训了她几句,随即一脸怒容的出了门,没走几步,便见远处,流莺和流苏远远的站着,还不停的四处张望着,似是在放风。

  正是盛夏,天黑的晚,可都这会儿了,白璎珞还不回屋,在外头做什么?

  心里起了几分好奇,白璎芸适时的顿住了脚,转身吩咐了一个伶俐的小丫鬟从三进的角门那边过去看看。

  很快,白璎芸便得知,白璎珞和杜轩正站在垂花门处说话。

  许了那小丫鬟半吊钱的赏钱,白璎芸吩咐她去听壁脚,务必将两人说了什么都回来告诉自己。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知道了二人说过的话。

  可是,此刻再回想起来,白璎芸却宁可自己没丢过簪子,没出过门,没听过这一番qíng意绵绵的话。

  夜色迷蒙,烛火摇曳,白璎芸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那个失魂落魄面色憔悴的女子,连自己都都对自己生出了几分同qíng的心。

  这世间最美好的事,不就是喜欢的那人也中意自己吗?

  自己和母亲费尽了心思,将白璎珞和那穷书生凑成了一对,可如今,却正遂了他们的意呢。

  可那杜轩有什么好?不就生了一副好皮相?要家世没家世,要财产没财产,连功名都没有,有真才实学的人多了去了,可会试却不是仅有才学就可以的,有多少青年才俊只因为机缘不凑巧就名落孙山了?

  心里酸酸的想着,白璎芸的眼前,却始终萦绕着杜轩看着白璎珞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qíng模样。

  一时间,白璎芸暗悔自己不该多此一举,若是别那么好奇,不要吩咐那小丫鬟去打听,何苦会像此刻一般难堪郁结。

  可是,转瞬,嫉妒的火苗,就在白璎芸的胸腔内充斥的满满的。

  苏文远,舅舅家的表兄,自己未来的夫婿。

  小的时候,他对自己便不冷不热的,每回去舅舅家玩,一大群孩子们一起玩,他便不喜欢带着自己,说自己浑身的小姐脾气,无趣极了。

  慢慢的大了,便接触的少了,可只要想起他,白璎芸的面前,就会出现一张皱着眉头眼带厌恶的嫌弃面孔。

  如今,亲事议定已经大半年了,唯有逢年过节时,他才会跟着舅母来家里给父亲母亲请安,见了自己,也是守礼的一拜,何曾说过像杜轩对白璎珞说过的那样qíng意绵绵的话?

  心中又是怨又是气,白璎芸心里的那杆秤,不由而然的就倾斜了。

  杜轩是穷书生没错,可他会穷一辈子吗?

  苏文远中了进士都已经两年了,还不是没有差事整日在家厮混,若不是有舅舅在前面挡着,兴许,早已有人说出酒囊饭袋这样的话了吧?

  更何况,还未成亲,他就毫不忌惮的去花船上厮混了,将来,岂不是更加变本加厉?

  一颗心像是放在油锅上煎过了似的,白璎芸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一般的胸口发闷,脸色渐渐的苍白起来。

  “小姐,时辰不早了,您早些歇息吧,明儿还要早起呢。”

  喜雁端着茶盏过来服侍着白璎芸喝了一口,一边柔声劝道。

  “早起?明儿六妹妹要进宫去寻皇后娘娘和太子侧妃说话,她都走了,早课上姚夫子定是吩咐我们练字,把我当七妹妹和八妹妹一般敷衍呢,我便是去晚了,怕是她也不会理会的。”

  越说便越觉得满腔的怒气,白璎芸一抬手,将梳妆台上的一盒胭脂甩在了地上。

  溅起的胭脂撒在锦桌如雪般洁白的桌布上,顿时晕开了一抹触目惊心的红,白璎芸心中一惊,猝不及防的落起了泪。

  “小姐,您怎么了?您别哭,二夫人知晓,又要心疼了,您别哭啊……”

  手忙脚乱的放下茶盏,又取出丝帕为白璎芸擦拭着眼泪,喜雁柔声哄着,白璎芸听见,哭的愈发不能自抑。

  母亲在的时候,日子何曾会像这两个月一般难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