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86)

  到时候,莫说白璎芸,便是二老爷和二夫人,怕是也会被戴上一个教女无方、不孝的大帽子。

  一瞬间,白璎芸的脸上,有些惊慌的紧张起来。

  回头看了一眼四周,见并无人经过,想来自己的那一番话不会落在旁人耳中,白璎芸气愤的瞪了白璎珞一眼,疾步回了云水阁。

  回到怡安阁,白璎珞试了试陶埙的音色,觉得比送给六公主的那个更好,chuī奏了一首曲子,便收了起来。

  又歇息了会儿,便去了庆安堂,一进正屋,却觉得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重。

  白老侯爷面色铁青,白老太太也微显愠怒。

  下首处,大老爷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而二老爷和四老爷,则都有些惴惴的打量着白老侯爷,仿若担心自己说错了话惹得老父亲老母亲动怒一般。

  布好膳食,赵妈妈过来恭声请白老侯爷和白老太太入席,一家子人方跟在两位老人身后,一起用了晚膳。

  回到怡安阁,等了好一会儿,沉香才疾步回来。

  “小姐,奴婢打听到了,听说二爷和四爷先后都去找老太爷,想搬进承欢居去呢,只不过,老太爷谁都没应。”

  中元节那日,承欢居闹鬼一事发生之后,白老太太便说,此事由白老侯爷做主,如今,白老侯爷回来,二老爷和四老爷自然会去老父亲面前说,以免失了先机。

  想到一进屋看到白老侯爷那一脸怒气冲冲的模样,白璎珞的心里,竟有些隐隐的期待。

  祖父,也是不愿二房和四房搬入承欢居的吧?

  窃喜的想着,白璎珞转着眼珠盘算起来。

  一转眼,便到了中秋。

  晌午,照旧进宫陪伴六公主学礼仪,下课后,白璎珞也没再跟着六公主去云柔殿逗留一会儿,径直出宫回了侯府。

  午膳一如往常,可晚上却有热闹的中秋夜宴。

  歇了午觉起身,白璎珞唤了流苏和流莺来,让她们去厨房讨来了一碟月饼并几盘水果,主仆三人提着去了承欢居。

  如从前一般,尽管桌子gān净供品颇多,白璎珞仍旧拿着帕子将高脚桌从头到脚擦拭了一遍,又换上了自己准备好的月饼和水果。

  跪在蒲团上径自出神的发了会儿呆,白璎珞正要走,刚出了正屋的门,便遇上了结伴而来的白老侯爷和白老太太。

  “祖父,祖母……”

  俯身行了礼,白璎珞规矩的转身跟在他们身后进了屋。

  这样好的日子,两位老人的脸上,却都是淡淡的哀伤,想来,是想起了早逝的儿子和儿媳。

  再一回头,便见白璎珞低垂着头站在一旁,眼圈红红的,说不出的楚楚可怜,两位老人四目一对,目光中都有些怜惜。

  从承欢居出来,白璎珞将白老侯爷和白老太太送回庆安堂,陪着他们说了会儿话,才径直回了怡安阁更衣,为晚上的夜宴做准备。

  靖安侯府家大业大,每年到了中秋,外头几个庄子里的管事也都会回来给主子们磕头请安,是故,日头刚落,府里便灯火通明,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夜宴摆在二进西厢的大花厅,毗邻一片荷池,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倾洒在水面上,还有淡淡的荷香随着清风拂进花厅,说不出的清凉宜人。

  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笑声顺着水面飘扬而出,随着清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四夫人怀里的濡哥儿指着窗外大声喊了一句“月亮公公出来了”,花厅内众人的视线,都不约而同的朝外看去。

  侧面的门打开,临水的一面,竟然还有个看台,众人起身跟着白老侯爷和白老太太的脚步,出了花厅。

  兴致大好,白老侯爷点名让几个在学堂做学问的孙子诵一首诗,几人也都诵的极好,白老太爷抚须长笑,那几个孩子各自的父母,也都一脸欣慰的笑容。

  明月清风,花好月圆。

  再回到大花厅,已经过了戌时,大孩子也好,小孩子也罢,都各自起身规矩的回屋去了,一时间,厅内便只余白老侯爷老夫妻,和三对儿子儿媳。

  “如今,咱们一家老小团聚,士鸣他二人,却不知又在何处飘零,此qíng此景,你们兄弟三人心中,可有一人想起他?”

  微不可闻的叹了一句,白老侯爷抬眼看着三个儿子问道。

  见白士忠三人都露出了一副缅怀的表qíng,白老侯爷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们能不顾兄弟手足之qíng,我却不能罔顾父子亲qíng。手心手背都是ròu,偏了这个,未必不会冷了那个的心,时日久了,心里便有了芥蒂,这样的事,这京城里日日不是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