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宫乱_作者:繁华歌尽(169)

  她难以置信地捂住脸颊,喊道,“你这奴才…”

  啪地一声,又是一掌落下,那上官瑜脸颊通红,盈了满眼泪花儿。

  “母妃,父皇还在上书房等着咱们,何必与此人计较。”靖文皱了皱小脸,握住苏嫣的手。

  百花肩舆起驾,苏嫣放下珠帘,“本宫要树威名,还轮不到你。自行到淑妃娘娘那里领罚,闹到皇上跟前,可没有好事,兰小仪应是明白。”

  “小姐,大殿下可有大碍?”兰若亦步亦趋,苏嫣却收敛了神色,静静道,“那上官瑜不知深浅,数次妄图争宠献媚,背地里多次出言不逊,且素来对靖文不敬,今日权作小小的教训了。”

  桑榆回道,“菡充媛命雨溪通报,说是已携安乐公主在宫中等候,与娘娘一同前往。”

  “莫教林姐姐久等才是。”她转头与靖文说了几回话,一路向西。

  ---

  云宫深处,红帏摇曳。

  栀子花香阵阵袭人,雾气弥漫的温泉池水中,玲珑玉白的胴体徐徐出浴。

  婢子从两侧捧上浴巾,她柳腰轻摆,一件冰蚕锦雪袍套上,镜中映出一张清媚的脸。

  名满京都,宠冠后宫的蕊昭仪,谁又能想到,却是个只有十九岁的少女。

  四年蹉跎,依然幼嫩的面孔上,却多了一份沉淀的风华。

  珠帘动,翠玉鸣,美人出浴,香艳入骨。

  段昭凌放下手中卷册,满眼尽是宠溺之色,他起身,将苏嫣揽入怀抱,“连夜从淮南送来的冰果,御膳房已经备好了。”

  苏嫣却摇头道,“我这会子不想吃甚么冰果,段郎教人做些桃花苏便好。”

  段昭凌吻了吻她的额,“仍是这样的小女子心xing,变得倒快的。”

  苏嫣作势将身子一撤,嗔道,“段郎若是嫌弃嫣儿年长色衰,何不听太后一言,选上十来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一解烦愁。”

  段昭凌将她腰肢捉住,拥在怀里,“千百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也及不上我的嫣儿,朕就爱你这脾xing,如何是好?”

  “那嫣儿的生辰,段郎可还记得?”苏嫣被他放在腿上抱住,段昭凌笑道,“朕早已安排好了,你的生辰与重阳节同为一天,自是盛大无匹。”

  68念奴娇

  重阳节前,长乐王任行营都统,历时一载,帅兵部剿匪西北大胜,班师回朝。

  但驻守南郡的抚远大将军部,却以边境不稳为由,三年未返入京,此次亦是毫无动静。

  突厥屡犯,扰边疆民土,朝廷几次派兵,皆是堪堪平乱,解燃眉之急罢了。

  为掩盖盛世下的波涛暗涌,安抚民心,京城仍是一脉繁荣富贵,天子脚下,民生昌平。

  此次重阳佳节,天子大赦天下,开仓赈粮,钦点尚书右仆she苏复为钦差大臣,加封折冲都尉押两车三百,由水路运往冀州一带。

  皇廷设宴,以贺三宗,其一乃为长乐王庆功,其二乃重阳登高祈福,其三,竟是庆贺蕊昭仪十九岁生辰。

  谕旨一出,满朝哗然。

  便有上谏者纷纷进言,称后妃生辰,不可与国事并提,有失偏颇,此番上谏者多为礼部官员,以京兆尹上官道为首。

  多是对苏家一门外戚得势,心存不满,可苏复为官清廉,既不结党营私,又不玩弄权势,政绩斐然,深的民心。

  遂只好从蕊昭仪处大作文章,更有上京歌谣,街头巷尾传唱,苏氏有女姝好,三千宠爱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本无大事,可偏生太后却在此时病了,只因皇上要将蕊昭仪晋封为贵妃,后妃无子,不足以居高位,是以淑妃始终不能进位,可皇上却要扶植一个无子嗣的妃子为四妃之首,如今后位追封,谁人不知贵妃便是六宫最高之位,可享皇后权力。

  封贵妃之事,苏嫣并非从段昭凌口中得知,而是在慈宁宫中,从荷露姑姑处闻得一二。

  起初,是有些惊讶的,以段昭凌对女人的态度,虽宠却不纵。

  可近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地为她破例,甚至不惜为她兴建漪澜宫。

  这已远远超出了她的认知,若非另有所图,则是他真真沦陷于自家jīng心营造的温柔乡中,不可自拔。

  如今他已三十有五,许是年岁不饶人,虽盛气犹在,但早已不负年少时的锐利。

  这些变化,苏嫣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