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妃以戴罪之身毂殁,皇上替她平反便罢了,竟是以贵妃之礼赐丧,着实与礼制不合。”
苏嫣勾一勾唇角,眸光飘渺,喃喃细语道,“若是换做我,亦是如此,朝廷又不缺银子使,一面儿铲除了心腹之患,一面儿又博得了qíng深意重的贤名,如此一举两得之事,怎可不做为?”
宁文远敛起笑意,“此话断不可乱说,妄测圣意,传出去便会招致祸事了。”
“我怎地忘了,芙蓉半面的滋味儿,真真不好受。”苏嫣说话时,神qíng娇媚,那笑意却不达眼底。
宁文远见她如此,心下亦是不忍,便放柔了语气,苏嫣始终不曾接话,待他说完了,才定定地开口,“文远哥哥,带我去一个地方可好?”
“遵命!”他握剑一揖,十分潇洒利落,又将那玉兰递过去,抬眼望着她笑。苏嫣只抿嘴接了过去,说,“你也不问问要去哪里?”
“便是刀山火海,亦奉陪到底。”宁文远说话间,素袍猎猎而摆,神采俊秀。起身就去牵马备车,苏嫣将他唤住,道,“文远哥哥,只是要由你亲自驾车,且不能对旁人提及,可否答应于我?”
此种事qíng,与他风使司右卫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若论起暗自行动,谁又能比他更为擅长?
不多时,一驾单马轩车打苏府后门溜了出去,宁文远jīng通骑术,自是行的顺畅无阻。
他将身子后倾,半倚在车门上道,“嫣儿,你去那种地方作甚么?”
“就是想去瞧瞧,有何不可?”苏嫣轻飘飘的声音从帘子里传出。
宁文远着实猜不透她的心思,马车绕过几条小巷,缓缓停住。
苏嫣从车内钻出,望着“唐府”两枚鎏金大字出神,宁文远偏头道,“可否先答我一问?”
她点点头,目光仍不离牌匾。
“为何要来唐府拜访?”宁文远心中不解。
苏嫣眸色轻垂,道,“蓉妃与我有些故源,权作缅怀罢了。”
唐府门庭冷落,已不复昔日之盛。
开门的是个眼生丫头,苏嫣便问,“张伯怎地不在?”
小丫头将她二人瞧了几眼,公子玉面佩剑,少女姿容绝丽,遂道,“姑娘可是走错门儿了?”
苏嫣静静在门槛站了,将苑内景致收于眼底,满目萧条,便在此时,打东面儿来了一位青袍男子,不是旁人,正是她大哥唐子期,“谁在外头?”
苏嫣望着他憔悴不堪的脸容,心中酸楚难言,却又不可上前相认。大哥不过而立之年,却已蹉跎至此,死者已矣,只怕留下的人才最是痛苦。
“我与蓉妃娘娘有些故jiāo,如今唯有登门小祭,聊表哀思,若是不方便,还望唐大人相告。”
“我唐家已非当初,姑娘能来已是慰藉,嫣儿的房间在花圃后第三门,你们且去罢。”唐子期低声叹息,转身负手而去,再无多言。
“他此话又是何意?”宁文远听他唤道嫣儿,遂不禁生疑。
苏嫣停在故居前,良久才道,“蓉妃闺名嫣儿。”
车马不歇,宁文远见她自唐府出来,便一反常态,静默异常,却如何也想不出,她何时与蓉妃有过jiāoqíng了。
他只得劝道,“唐家免了罪,那唐子期调任徽州巡抚,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车内忽而传来清脆的笑音,苏嫣道,“只盼唐家永无回京之日才好!”
抵达苏府时,已是日近huáng昏。
宁文远回头,但见苏嫣立在西门外的烘漆抱柱旁,聘婷袅娜,在残阳的余烬中,冲他嫣嫣一笑,“文远哥哥,你猜皇上对蓉妃的宠爱能有几分?”
“三分宠幸,七分权势。”宁文远答得gān脆,他对蓉妃并无太深的印象,不过是数面之缘,他对深宫妃嫔素来无甚好感,那些不过是帝王娇养的金丝雀罢了,从未深jiāo。
不过以他在御前侍奉多年的历练,深知帝王宠爱终归是权势为先的。
“若是我同蓉妃相比,又当如何?”苏嫣笑意更深,眸色湿亮。
宁文远愈发觉得不安,蹙眉而答,“嫣儿怎会有这般想法,你与她从不相gān。”
苏嫣并不罢休,追问道,“我只是想知道,我可及得上她?”
“若论姿色,你自是比她年轻貌美许多,可帝王恩宠岂会如何简单?”宁文远将她双肩紧握了,bī问道,“嫣儿,你该不会存了入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