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翡翠盛宴_作者:萧云舟【上部完结】(18)

  放眼望去,玉器馆名副其实,都是各种珍奇jīng品,东部展区大多是硬玉,西部展区则是软玉。沿着中轴线走了几步,陆涵之决定先研究硬玉。宝石级的硬玉岩被称为翡翠,其硬度达到6.5到7之间,甚至更高。陆涵之缓缓走过一个又一个摆放着大型玉雕的展柜,心中默念这些天新学到的知识,神qíng淡漠。

  中国不产翡翠,翡翠原本在中国也不受重视,身价与软玉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直到清初时翡翠传入中原,其动人心魄的碧绿马上赢得了国人的倾心。

  陆涵之站在本届珠宝博览会玉器馆镇馆之宝玻璃种翡翠观音前若有所思。这尊观音通体是鲜亮的祖母绿,衣袂部分略有些透明无色,莲台和手中的杨柳枝却意外的是红翡色,直教人叹为观止。顶级的玉石在工匠的手下被雕琢得更为细腻出色,灯光下更是隐隐闪烁佛光一般,让人不敢直视。

  曾经以为所谓的价值连城,不过也是人为的追捧锁造成的,如今站在大自然和人类携手创造出的巧夺天工的作品面前一时也有些失语。

  “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美。”

  神出鬼没的陆景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现了身,难得正正经经发表了感叹。

  陆涵之也难得没跟他拌嘴:“这么快就忙完了?带我去看看吧。”

  无奈那个漂亮男人卖起了关子:

  “别急,明天给你看好戏,现在先陪你看看别的。”

  两个人一起闲逛总比一个人乱逛有意思,尤其这个多出来的人还是专业出身,能够介绍得有条有理。

  “翡翠的种,指的是非常结构的致密程度,和结晶颗粒的粗细大小与透明程度的高低。”陆景轩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装得一本正经又十分痞气。陆涵之踹他一脚:“说人话!”

  “好吧好吧。简单来说,就是翡翠成分越单一,结晶颗粒越小,种就越好。”陆景轩用食指推推眼镜,继续介绍:“按照种的高低来排序的话,最好的就是玻璃种,这个你知道。”

  “嗯。”陆涵之点头,“不过老种和新种又是怎么回事?”

  陆景轩不慌不忙走到一处展架,指指里面摆放的两件弥勒佛。

  “种的老和新,笼统来说,大约是指化学变化的到位程度。老种成矿年代早,玉石块体型形状饱满,颜色鲜明。”他回头看看一脸若有所思的陆涵之,示意他看左边那尊佛像。“对一块翠料,要求它成熟得透,不返生、不夹生、而又不有过分老化、蚀空、风化、guī裂等现象。所以说,一般老种的翡翠质地更好,硬度高,颜色正,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的确,这两尊看上去,虽然颜色接近,雕刻相同,但是明显左边的比不上右边。右边的感觉上……更脆弱?”

  “是的,右边的是新种中的上品了,但是和老种不能比。现在没有办法摸,但是也可想而知手感和硬度都不是最好的。姜是老的辣,玉也是老得更有质地,毕竟新种的经过地质运动少,打磨得不够多。”

  陆景轩声音悠沉,不急不缓给陆涵之讲解翡翠最最基本的判断标准。

  “其实跟你说这些也不是最有用的。你也不知道是运气太好还是怎么了,明明不懂玉,却专门碰到这些jīng品玉。老坑玻璃种平常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怎么到了你手上,随随便便就碰到了两次。”

  他歪过头,轻嗤一声,继续说:“就是可惜我们现在待的地方只有顶级的东西,想见识更广一点,不如去广东的各大玉器市场找那些平价低价的玉来看看。”

  陆涵之环抱着双臂,点点头,他现在能分清楚的差不多就是高档和中高档的那几样,低档的玉在他“看”来说不定和石头都区分不出来。

  “除了种,水也是判断翡翠价值的很重要的依据。这个好解释,无非就是透明程度,透明度好的翡翠称水好,稍次的称水够,透明度差则叫水混。”

  陆景轩从领口里摸出一个挂坠来,陆涵之凑近一看,是穿在黑色皮绳上的一个冰种无色的十字架,花样繁复。

  “我这个和橱柜里的观音,就是典型的水头好。”

  几千万的观音是没有得摸了,但是这个小饰品还是有机会握在手里把玩的。陆涵之闭上眼睛仔仔细细感受着玉的温润,这是一种让人心境平和的力量。

  两人边走边科普,一开始都是陆景轩说话,陆涵之聆听,后来也逐渐有了兴致,一起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