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子药罐子_作者:遥的海王琴(217)

2017-07-20 遥的海王琴

  说到这个,夏景帝倒也无所谓,“咱们的兵马大元帅接连胜战,形势一片大好,估计再过不久可班师回朝。”

  “那是好事啊,皇上。”

  夏景帝看了她一眼,继续说:“靖宜手握重兵,军中威望更甚,奏章这便上来啦。睿亲王世子年满六岁,按例入崇文馆进学,伴皇子皇孙左右,即使施恩亦是威慑。只是荣儿体虚,朕想着等他身体好些再来不迟。”

  张嫔给夏景帝斟上酒,眼神微动,说:“前日子见过睿王世子,的确是惹人怜爱,不过看起来行动正常,不像病怏怏的样子。”

  “确实,不然朝臣也就不会奏请了。”

  张嫔歪了歪头,不解道:“臣妾不懂,听说崇文馆里讲学的都是最有学问的大儒,世子有这样的老师教着,不是件喜事吗?”

  夏景帝捏了捏张嫔的脸颊,低声笑道:“就你聪明,你道贵妃今日请朕过去为何?”

  张嫔握住夏景帝的手,皱了皱鼻子,摇头。

  “元齐今岁chūn节之后入了崇文馆,身边还没有伴读。”

  张嫔啊了一声,“贵妃娘娘倒是想的好主意。”

  夏景帝回握张嫔的小手,揉了揉,“不只是贵妃,连贤妃也没闲着,荣儿只有一个,选任何一个都不如意,哼,这都打着什么念头,朕是一清二楚。”

  张嫔柔柔地微笑。

  夏景帝似有感慨地一声叹,“儿子大了,心思就活络了,朕老啦。”

  闻言张嫔嗔道:“您说什么呢,您若是老了,臣妾这儿可打哪儿来的?”说着拉着夏景帝的手摸上自己的小腹。

  夏景帝顿时哈哈大笑,“对,朕可不老,还是你小东西可人疼。”

  “皇上就是cao心太多了,若是不想选任何一位娘娘的,不如找一个谁也不靠的不就好了,这样谁也别想闹您。”

  “说的有理。”

  只是这人选,夏景帝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目光忽然落在至今未说一语的九皇子身上,变得深沉起来。

  张嫔依旧小鸟依人般柔柔地笑,眼波流转间光芒一闪而逝。

  当圣旨降临永宁侯府揽月轩宣读完毕的那一刻,林曦的心里顿时咯哒一声。

  “侄孙元荣领旨谢恩。”

  赵元荣伏地拜谢之后起身,沉着冷静地接过圣旨,接着目送宣旨太监离去,表现出一派亲王世子的气度。

  然而一回头,便揪住林曦的袖子,皱着小脸苦恼地问:“表舅,这该怎么办啊,荣儿一点也不想进宫。”

  好吧,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总算出幺蛾子。

  甥舅俩默默地看着桌上的圣旨,半晌无语。

  当曹公公端着两碗补汤进屋子的时候就看到这一大一小支着脑袋齐齐瞪着桌面,似乎要将桌上的圣旨瞪穿一般,嘿嘿地笑了两声。

  “世子,林公子先喝汤吧。”

  话音一落,赵元荣便撅起嘴,可怜道:“曹公公,怎么办呀?我不想去。”

  林曦也望了过去,不过既是圣旨,自是没有商议的余地,是以他反而关心今后赵元荣将要伴读的那位皇九子,“公公,这皇九子是何人,哪位娘娘所出,为何从未听到过他的消息?”

  第88章 圣旨宣世子入崇文

  曹公公将两碗汤分别递给林曦和赵元荣,才站于一侧道:“大夏旧例,皇子满六需入崇文馆,另择年岁相当的臣属之子陪伴左右,皇亲国戚居多。王爷虽身份高贵,可依旧是天家臣子,世子也不例外。当今皇上共有四子,梁王、蜀王、陵王及这位皇九子,其余不是早夭便是意外身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这不需多说林曦也能想出是怎么一会事儿。

  “梁王和蜀王年长早就开府另居,入朝政。陵王二十,已择址建府,好风雅不涉朝务。还有一位便是世子即将伴读的皇九子,年十,是曾经宠惯后宫又畏罪自缢的敏妃之子,因母不喜于皇上,是以不现于人前,也无人将他当皇子看待,这无人理会反而安稳地活到至今。”

  闻言林曦便皱了皱眉,一个不受皇帝待见如同隐身的皇子,为何忽然出现在人前?

  疑惑的目光看向曹公公,后者便继续说:“王爷捷报连连,战功赫赫,世子作为睿王府的继承人,自是广受关注。梁王三子赵元齐紧今岁入崇文馆,伴读未定,庆敏公主驸马贪墨流放,是以蜀王次子赵元奕的伴读空缺,梁蜀两派可是卯足了劲拉拢我们王爷,对于世子更不会错过。王爷手握重兵,又向来中立,皇上既想让世子入宫亲近,又不希望偏向任何一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