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子药罐子_作者:遥的海王琴(339)

2017-07-20 遥的海王琴

  “好,好,白师傅,朕这一趟出宫是来对了。”夏景帝说着便起身,又感慨道,“白师傅之才,区区一个国子监祭酒太委屈了,若是您愿意,内阁之臣朕便为您留上一席。”

  白老先生也缓缓地起身,朝夏景帝拱手行礼道:“能为皇上分忧是老朽的福分,只是老朽年纪大了,可真没有那jīng力cao劳,若不是为了我那徒儿,国子监也不想去。若皇上有心,将来曦儿入仕便……”

  夏景帝不等他说完便摆了摆手,“这还用您说,朕的师弟朕自会留意。”

  如今变成了同门师兄弟了……

  当林曦回来的时候正巧老先生和夏景帝出了雪庐,这会儿夏景帝看林曦的目光很是慈爱顺眼。

  “好好用功读书,两年后朕在金殿上等你。”

  林曦侧目看向老师,白老先生朝他点了点头,于是敛目恭敬行礼道:“谨遵皇上之命。”

  第136章 边防贸易献策

  “老师,您说皇上想不到吗?”

  “圣上是再英明睿智不过了。”白老先生站于雪庐之前,感慨一声道,“人老了呀。”

  是后继无人,怕压不住,着急了。

  林曦无声地翘翘嘴,一缩袖子转身回房里去了,这天气还留有初chūn的寒意。

  达达的信上书的很是及时,在特木尔一次又一次拜见他们的大王子之后,一封声泪俱下的《告大夏皇帝陛下书》呈于御案。

  侧卧于榻上,由着一位宫女轻捶着腿脚,另一位侧坐于身后,纤手慢捏于颈项,夏景帝眯着眼小憩。

  安静的养心殿,忽然听到皇帝吩咐道:“去,宣睿亲王。”

  说着他起了身,挥手退下了周围服侍的宫侍。

  “遵旨。“来公公从幔帐后走出来,低声应道,悄声退下的同时目光从御案上那份奏书一扫而过。

  “靖宜,怎么看?”

  那来自达达的《高大夏皇帝陛下书》由来公公呈给座下而立的赵靖宜。

  赵靖宜恭敬地接过,在夏景帝的目光下平静地打开,周围细悄无声,看过之后他皱起了眉,沉声道:“这是达达最后的保命机会。”

  夏景帝坐于高座,神色莫测地问:“你觉得可不可信?”

  “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赵靖宜说,接着他抬头看向御座上的夏景帝,目光冷静,声音低沉,“皇上,糙原上的láng哪怕关押再久,也不会失去野xing,如今无奈之举臣服于大夏,然而所有的妥协皆是为了今后的反咬一口,将来谋得王位的达达不会与现在的萨木勒有任何区别,与láng谋皮……终不长久。”

  夏景帝有些惊讶,他以为这个侄子定会大力赞成,毕竟扶持了达达,就介入了胡奴内政,大夏若需要话语权,由赵靖宜震慑西北再稳妥不过,而娶公主就不合适了。

  夏景帝复杂地望了赵靖宜一眼,目光不自觉地温和了起来,“不需要长久,也不需要他如这信上所写有多忠心。”夏景帝朝赵靖宜手里的奏书抬了抬下巴示意,“只需五年,待大夏朝中稳定,西北边防坚固,兵力qiáng盛,那便再无可怕的了。”

  他感慨道:“卿可得再辛苦五年。”

  赵靖宜抱拳低头应是,“臣侄分内之事。”

  夏景帝闻言哈哈大笑,神态亲和,踱步到赵靖宜身边,一拍肩膀,“这事就这么定了,明日便由内阁糙拟,胡奴使团在京城也呆的够久了,该回去了。”

  赵靖宜垂首敛目恭听。

  “话说回来,你还真是香馍馍,连胡奴的公主都非你不嫁,瞧,麻烦事不就来了。可奇怪的是太后也不提你的婚事了,朕这赐婚的旨意何时才能发出去?”

  这对君臣之间不管有多矛盾猜忌之处,但夏景帝对赵靖宜伯侄间的关心之qíng却是不作假的。

  只需不是朝堂之事,赵靖宜总是夏景帝最疼爱的侄子。

  赵靖宜侧过头,按下满心的不悦,“这恩典请您留给别人吧。”

  接着还不等夏景帝回了惊讶,便告了退:“若伯父无他要事,臣侄便先回去了。”

  这还是赵靖宜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回嘴,可见是踩到他的痛楚了,夏景帝倒不是生气只觉得稀奇。

  待见了皇太后问起此事,只见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撵着手里的佛珠,满脸心疼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