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书院_作者:狷狂(307)

  陆颖微微一愣,直到谪阳挑开她的唇齿继续深入的时候,她的眼神才慢慢柔了下来,如同一泓秋天的湖水,缓缓伸出手来勾住谪阳的脖子,化被动为主动。

  “游川死了?”沈jú在一开始收到qíng报的时候,几乎愕然不敢相信,于是派人再去查。当更详细的qíng报发来时,她也同时收到了来自寒光和文逸的来信,证实了qíng报的真实xing。

  在自己的小院里燃了一柱香,望着冉冉升起的青烟,沈jú将一杯清酒缓缓倒在地上。

  游川,走好。

  她虽然天xing乐观,但也不是没想过六人的离别。只是无论如何没有预料到居然这么快就迎来了其中一位的死别,真实叫人惊诧错愕,有苦难道。她早早就明白浮华总是过眼云烟的道理,可并不奉行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态度。浮华转眼即逝,那就应该抓住有限的日子纵qíng欢乐,避免在浮华过后后悔。

  其实,像她这样出身商贾世家,利益为先的人,在花山书院里有那么几年无忧无虑不需要计较利益得失的日子,有那么几个不需要考虑人心向背的知己好友,也该知足了。

  因为难得,而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也因为珍贵,一旦失去,也能够让人痛彻心扉。

  敏之此刻,日子不好过吧。

  虽然即使她的身份曝露,游川怕是一样逃不过一个死。然而身在其中的人,怕是看不穿。

  沈jú打开扇子,凝视着丝丝青烟:游川,你想救敏之是真,但不得不救敏之也是真吧。若敏之真的死在那一场战役中,李凤亭的雷霆之怒也许会让整个侯家陪葬——即便李凤亭克制住了,但是这一帝一世家之间离心已是必然,燕齐之战祸不远矣。

  这不是你想看到的结局。

  敏之事先大约没有想到齐军的目标一开始就不是雷州城,不是大燕主力,而是她。或许她也想到了这种可能,却以为不论如何主力来得及从丽江撤回兵力,回援雷州,了不起是一个出师无功而返而已。她万万料不到的是,孟获想她死之心竟是如此浓烈,不惜从他处调来重兵将主力死死牵制在丽江,导致雷州城被围十一日,无援而破。

  不知道敏之下一步会怎么做呢,她要是发起飙来,可是很可怕的。游川的死对她的打击,绝不止只是让她生气的程度。

  想到这里,沈jú的神色也渐渐yīn暗下来,拿着扇子的手指用了好一会功夫才打开扇面:对于她们来说,打击何尝不是一样大:明明好像是昨天才道别的人,书院门外红着眼圈笑着说再会的qíng形还没有在记忆里模糊,人就已经不在了。

  ☆、116

  自从家族中确认她为下一任家主继承人后,沈jú身上的事qíng骤然就多了起来。

  族长看开始她处理起事qíng来游刃有余,就不断的把新的事务jiāo给她历练。如今也颇有点喘不过气来。看来还得培养些得力的心腹为自己分担下才好,她可不想累死在这个位置上。

  沈jú轻轻吐了一口气,捏了捏眉头。如今仿花山农庄弄出来的沈氏农庄已经颇有规模,但最近在是否继续扩大规模的问题上,族中分歧很大。有一部分族人认为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对得起沈家慈善之名,农庄前期投入不小,收获周期却很长,基本上是属于一直在亏空的状态。除早期建立的一些农庄经过几年经营,目前基本已经收支平衡,前期的投入开始慢慢收回,其他的多数还要投钱。如果农庄数量进一步增加的话,沈氏的负担会变得非常沉重。

  族长对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并没有明确表态,而是把决定权放给了沈jú。说起来这也并不算故意把难题推给沈jú,毕竟沈氏最开始开设农庄安置灾民的时候,就是沈jú通过母亲向家族提议并一手推动的。

  沈jú面对十数位家老的瞩目,平静地提问:“除了农庄之外,沈家其他的生意如今如何?”

  一位经验丰富的家老立刻道:“比起前两年要好一点,但是比起灾前却是大大不如。”

  沈jú又问:“是否因为沈氏的东西比以前差了,又或者别的商家比沈氏做的更好,价格更低?”

  这位家老道:“自然不是。只是几年前的水灾加上内乱,田地荒芜,民生不定,物价太高,普通百姓手上无钱,而即便是小康之家也不敢太过奢侈,生意自然好不起来。”

  沈jú再问:“民生如何定,百姓如何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