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书院_作者:狷狂(81)

  谪阳有自己的打算。

  陆颖虽然些微不高兴,但是谪阳的决定一向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她不想qiáng迫他说什么。何况谪阳不想说的事qíng,谁也没有办法bī问出口的。

  而且让她更在意的是,自她见过姬山长的遗书后,一直典藏馆中查找关于她的典籍史料。典藏馆是花山书院自成立起,三百余年来经过多少代人的积累而成,其中关于创始人兼第一代山长姬香妃的记录,竟然少得让不敢置信。不管是关于她的个人记录,她的史料,如何成立花山书院……全部没有,除了山长手札上写着第一代山长姬香妃这么简单几个字外。

  能够创建花山书院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介凡夫俗子,但是典藏馆里居然却没有留下姬香妃的任何著作。这就非常反常了。

  更古怪的是,不但典藏馆里没有留下任何姬香妃自己的著作,也没有其他人为她编撰的文集,甚至一本人物传记居然都没有。典藏馆里甚至能够找到书院成立前几百年前的贤者的孤本手迹,然而典藏馆却没有留下她的只言片语。

  如果没有宗祠门口那块大石头,陆颖简直要怀疑,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这么一个人物出现过。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就要上班了,长假结束的如此令人惆怅。

  38

  38、037 …

  谪阳到底还是有些关心这位同乡,忿忿的心思一时也被转移,微微侧头凝神想了想:“你所说的跟我查的差不多。到目前我手上的史料除了在记录花山书院第一代山长的时候提到这个名字外,也没有其他记录。如果我没有猜错,也许姬香妃的全部书作,”他抬起眼睛与陆颖对视,“都在花山内库中。”

  陆颖想起那六个大书架上的木盒子,比较认同这种说法。

  “内库大殿里的那些书,也许只是一部分。”陆颖认真道。那些书她每天都去学一段时间,里面的内容虽然是建立在谪阳曾经教过她的知识基础上,但是程度上却要深得多。

  “其实开始我很难想象那些书都是姬山长一人所作。”陆颖感叹着。

  能够独立创作出一个如此庞大纷繁又彼此关联丝丝相扣的学说体系,陆颖一直怀疑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过的,一个人的力量又怎么可能在有限的几十年中完成么多著作。

  除非,那位姬山长不是人。

  陆颖连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十分幼稚,摇摇头。

  事关这位第一代山长兼创始人的事qíng都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笼罩在重重迷雾中,让人看不清楚。

  为什么关于姬香妃的记载如此之少?

  为什么她要修建如此隐秘的花山内库?

  为什么内库大殿中存有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庞大学说的典籍?

  为什么身为天下第一书院的创始人的她至死也不得下花山?

  为什么她临死前,还要惦记着那个叫做丽书的人?

  ……

  “那封遗书里提到的‘丽书’。应该是与姬山长关系十分相近的人。”陆颖想了想,“我正在试图在同时代的人中寻找这么一个人,如果能找到,也许就能解开这个谜团了。”

  谪阳点点头:“能在大燕建国之初就创立了一个屹立三百余年而不倒之书院的人物,居然答应一个人终身不下花山。除非这个人对她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否则就是身不由己。或者两者占全。”

  大燕建国时代,那是一段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岁月。想当年,燕太祖赵烨当年出身不过一个小小的武将之家,但年少英雄,胸怀韬略,在民不聊生的乱世中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逐渐建立起一支jīng锐之师,随后四处征战,最终收服了所有的势力,并夺回了被齐国乘机占去的全部土地,统一全境,建国燕,年号昌元。

  花山书院便是大燕昌元二年秋建立的。

  乱世出英雄。也许也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出这么一位姬香妃。

  谪阳忽然念道:“So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burning stars. it is after the light,they can't be seen from afar. ”

  谪阳怎么突然背起那木雕上的词句了。陆颖疑惑的看着他又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jiāo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陆颖虽然能够理解这段西文大致的意思,但是却不能同谪阳翻译的这样传神。她这个时候怎么听,都觉得这西文诗怎么听起来有点qíng诗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