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摇头说道:“村里冬天进山打猎地男人,早在半个月前就回来了。这都要过年了,哪还有人进山呀?”
果然!山里的老人说的没错!支撑江月昭的最后一根信念之柱断裂了,希望的殿堂轰然坍塌。江月昭脚下一软,就跪坐在了地上,“嘤嘤”地哭了起来。老婆婆不明所以,一时之间被她哭得手足无措,赶紧冲着溜冰的那群孩子吼一句:“狗蛋儿,快回去把你娘喊来。”
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三十多岁的媳妇步履矫健地跑了过来:“婆婆,这是谁家媳妇?哭什么呢?”
“路过之人,好象是寻人地吧,也是个可怜人,先扶家去吧,天都要黑了呢。”老婆婆同qíng地看着江月昭。
于是江月昭被那媳妇半拖半抱着,拽回了她们家里。
这善良的一家姓郭,三代四口人,老婆婆、儿子儿媳,还有一个孙子。待江月昭哭够了,将自己寻夫的事qíng一讲,老婆婆和郭家嫂子都跟着流了不少地眼泪,直夸江月昭是个有qíng义的好女子,对她也越发地好,特意将她们家冻起来准备过年的鹿ròu砍下来一块,炖了给她吃。
江月昭在经历了两天两夜的饥寒恐慌之后,总算烤上一盆热乎的炭火,吃上了一顿热乎饭,jīng神也随之好了许多。
她向郭家大哥打听了一下这附近的qíng况。那郭家大哥虽然于心不忍,可还是实话告诉她:从云雀崖摔下来的人,十有八九是活不了的。就算侥幸留下一口气,冬天里的饿虎饥láng也会闻着气味找去地…
江月昭觉得自己地心在一点一点的冷却下去。夜里,躺在婆媳二人好心让给她地热炕头上,她泪流滚滚,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起,江月昭摘下耳朵上的一对宝石耳,求郭家大哥在村子里给她换一匹马。她的这对耳价值千金,是蒋令儒见了她的真面目后,惊喜之下,买了来非要给她戴上的。如今qíng势bī人,她也只好拿来换一匹马了。
昨晚她想了一夜,还是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决定回储英山庄一趟。
顺着来时路返回是不可能了,听郭家大哥说,出了村子,沿着大路往南绕行一百里,再往西折一百里左右,就是储英山庄。这二百多里的路途,她确实是需要一匹马的。
郭家大哥很快就给她牵回来一匹枣红马。
江月昭背上郭家嫂子给她备下的gān粮,道谢之后,打马上路了。
临行前,她悄悄地将自己头上的玉簪拔下来,留在了郭家的炕头上。
第二百一十五章 隐身青楼
江月昭心焦如焚,马不停蹄地赶路,心中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
当日中午,她估摸着路程已经过半,应该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到储英山庄,便在路边的一处茶棚里打个尖,要了一壶茶,就着郭家嫂子给她带的馍馍,简单地填饱肚子。
其间,一群荷刀佩剑的江湖人士呼拉拉地进了这间茶棚,吵嚷着让小二上茶。小二见了那明晃晃的刀枪,哪里敢怠慢,赶紧忙着侍候这群煞星。
“还有半日的路程,我们稍事歇息,还是赶快上路的好,以免耽搁这一时半晌,让别人抢了先。”一位黑衣男子看起神色慌忙的样子。
“谁敢抢先?”正中间的那位红袍中年人倒是很沉着,不屑地一撇嘴,“哼!没有我华山派的赞同,任何人登上盟主之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明明说是群英会,最后竟成了盟主选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中原武林选盟主岂能如此儿戏?”
“师父教训的是。”黑衣男子再次说道,“只是听说那容毓飞至今下落不明,盟主宝印也随之不翼而飞。我们要是晚到一步,让其他门派的人先寻到那宝印,终究是一件麻烦事。况且根据徒儿今晨收到的飞鸽传信,目前已在储英山庄内的各门派,大部分属意姬如海继任盟主之位。如若我们晚到,木已成舟的话,要扭转形势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办到的。”
那红袍中年人将眉头一皱,低声骂道:“姬如海这个老狐狸!趁机笼络人心!就算他真的有胆量在我华山派不在场地qíng况登上盟主之位,我怕他这个位子坐得也不安稳。”
“师父。我们这一路上也看到了,没有参加群英会的门派,在听闻了储英山庄内发生如此骤变之后,都在往这边赶来。这下储英山庄可热闹了,搞不好会打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