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气的恨不得将这些个太医全拖下去砍了。
这些个太医,除了会把保重龙体挂在嘴边,半点真本事没有,除了治一些小毛病,一有重病,就束手无策了。
皇上问道,“你们谁也把握治好瑾淑郡主的眼疾?”
那些太医都不说话,皇上只能点名了,“你说!”
被点名的太医,颤抖了嗓音道,“臣不知道瑾淑郡主的病qíng,不好断言。”
说完,赶紧对明郡王道,“请明郡王详细说明一下郡主的病qíng。”
明郡王就道,“母妃病了有大半年了,经常会觉得眼前发黑,有时候晕过后,大约有半盏茶的时候看不见东西,见到太阳会流眼泪,会觉得眼睛刺疼,就像是被针扎了一般……”
明郡王详细的描述着,几个太医跪在那里,听得是面面相觑。
他们从未从医书上见过这样的病况。
见到太阳流眼泪的人有过,头晕目眩,然后看不清东西的也有过,眼睛刺疼的也有,可是这么多的病集于一身,还是第一回见到,这让他们怎么治?
皇上见他们那样,就来气了,冷声问道,“能不能治好?!”
太医们不约而同的摇头,然后道,“回皇上的话,瑾淑郡主的病qíng,臣等第一次听闻,治好瑾淑郡主的把握,连一成都没有。”
几位太医都说没有把握,几乎就等于是宣判瑾淑郡主要眼瞎了。
皇上心疼至极,加上明郡王又求他,道,“这些都只是修明说的,太医们没有给母妃诊过脉,或许见了母妃,就有把握了呢,修明求皇上救母妃。”
皇上宽慰明郡王道,“朕会救你母妃的。”
说完,皇上就下旨道,“来人,拟旨,宣瑾淑郡主一家回京。”
很快,便拟好了圣旨,皇上要加盖玉玺。
才拿起玉玺呢,太后来了。
她进门便道,“皇上要宣瑾淑郡主一家回京?”
这么问,显然是不愿意的。
皇上脸冷的很,他望着太后。
他没有说话,孙公公回太后道,“瑾淑郡主得了眼疾,恐有失明的危险,回京治疗,还有一线生机。”
太后脸色一僵,进来时的凌厉之气散去,转而变得不敢置信,“失明?怎么会失明?!”
皇上冷冷一笑,“太后还要阻止朕宣皇姐回京吗?””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拜托
太后脸有青了三分,“哀家是那么狠心之人吗?!当初贬她出京,皆因她固执,忤逆哀家,她要主动跟哀家认个错,哀家也不至于将她晾在封地六年。”
太后很生气,不过没人敢接话。
太后望着一旁的明郡王,带着笑问道,“你就是修明?”
明郡王跪下给太后请安。
语气恭敬有礼,叫人揪不出一丝的错,但眼神疏离,带着淡漠和埋怨。
太后嘴角的笑缓缓湮灭。
当年瑾淑离京前,就是这么看她的。
太后鼻子泛酸,虽然她狠心将女儿贬去封地,可她只有那么一个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疼的,呵护备至,六年不见,六年没有她丝毫的消息。
如今再知道,却是她得了眼疾,快要失明的消息。
太后眸底有泪,她转了身。
瑾淑郡主一家回京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看着明huáng的圣旨被送出去,他大松了一口气,嘴角缓缓上扬,然后……
呲疼一声。
皇上看着他,眉头皱紧,眼光扫了跪在地上半天了,腿有些酸麻,忍不住挪动的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纨绔。
早在他们几个进宫前,皇上已经知道他们和明郡王为何打架了。
他坐回龙椅,冷声问道,“你们为何在酒楼打起来,如实禀告。”
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敢禀告吗,酒楼的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们错啊,他们不敢说,只认错。
皇上就望着明郡王了。“你来说。”
明郡王摸着嘴角,他嘴角受了伤,一说话就疼啊。
跟在明郡王身后的小厮就上前一步,将明郡王进了酒楼,到最后被一脚踹下酒楼的事,细致的禀告皇上知道,尤其是明郡王和和气气的想忠义侯府大少爷他们看在他面子上饶了那小姑娘。结果被取笑的事。更是说的一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