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楚北觉得此事太过重大了,就算所有的猜测都合qíng合理,也不能断定。
清韵就道,“事qíng到底如何,找赵院使问问不就知道了?”
楚北望着她,“这么大的事,你觉得赵院使可能说吗?”
清韵笑了,“的确,这么好的把柄,应该用在最关键的时候,哪怕赵院使犯了天大的错,手里捏着这么大的把柄,宁王府也会想方设法的救他,但是你别忘了,程老夫人曾经给若瑶送过一封信,若瑶还曾去慈云庵赴约,以宁太妃的名义找赵院使谈谈,我想他会说的。”
那把柄,赵院使只能用来威胁宁太妃,所以对宁太妃的“心腹”,他不会不说。
楚北就让卫风去找赵院使了。
卫风是借着宁太妃的名义,有请帖和书信为证,再加上慈云庵……赵院使丝毫没有怀疑他不是宁太妃的人。
但卫风打听回来的消息,叫清韵咋舌。
没错,宁太妃在嫁给先皇之前,就怀了身孕了。
她当时呕吐不止,是程大夫去给她诊的脉,程大夫知道宁太妃是未婚先孕,所以什么话都没说,只开了一些养身的药,就走了。
一般开养身药,就是治不好,要另请高明的意思。
偏巧,给宁太妃找的大夫是赵院使。
只是赵院使并没有去给宁太妃治病,半道上,有个人匆匆忙过来道,“赵大人,你娘病重,让你赶紧回府一趟。”
赵院使就赶紧回府了。
其实赵老夫人并没有病重,是程大夫让人故意那么说的,目的就是不想赵院使给宁太妃治病。
程大夫知道宁太妃有身孕的事瞒不住,总有大夫会说的,而且知道他也知道宁太妃有身孕的事,会杀他灭口。
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将夫人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托付给赵院使照顾,然后回了药铺,该gān嘛gān嘛。
当天夜里,他就被杀了。
是以,宁太妃在进宫之前就有身孕的事,赵院使很清楚。
加上宁太妃怀孕八个月就“早产”了,更是铁证。
虽然卫风以宁太妃的名义找赵院使,但是赵院使并不害怕,他道,“这个秘密我守了三十多年,从未以此要挟过宁王府什么,宁太妃若想杀我灭口,大可以杀,但是我死后,不出三天,太妃进宫之前就有身孕,宁王非先皇所出的事,就会人尽皆知,到时候宁王府的下场比我会惨上百倍不止,太妃若是不信,大可以一试。”
说完这番话,赵院使就走了。
卫风禀告完,然后清韵就望着楚北,问出心中困惑来,“宁太妃嫁进宫之前,肯定会先验明正身,她有身孕这事,太后知不知道?”
这一点,清韵实在好奇。
宁太妃唯太后马首之瞻,是太后的得力帮手,她有儿子傍身,难道就没想过要夺嫡?
从宁太妃帮安郡王来看,就知道她不是没有野心的人,太后这么信任她,莫不知道知道宁太妃唯一的儿子并非先皇所出,皇位跟她八竿子打不着,只有依附太后,她才能安享荣华富贵?
这样,倒也解释的通?
清韵问完,见楚北不说话,她伸手在他眼前晃了两下,道,“怎么不说话?”
楚北握着清韵的手,道,“我不知道说什么。”
混乱皇室血脉,不是小事,这事要是闹大了,宁王府不会有好下场。
宁太妃受罚,甚至是被处死,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宁王……
这事一旦捅出来,是bī着皇上处置他最好的兄弟。
那样,不论是对宁王,还是对皇上,都太过残忍了。
可是让他们包庇宁太妃……就对自己太残忍了,好像是在助纣为nüè。
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任
其实,也是他们多cao心了。
如果太后知道宁太妃怀的不是先皇的骨ròu,他们还真没有立场去指责宁太妃什么。
因为当初皇后生下双生子,其中之一就被替换成了公主,这也是混乱皇室血脉的大事,和宁太妃相比,虽然要轻的多,甚至端敏公主的遭遇叫人同qíng,但本质都一样。
在太后那里,他们根本不占理。
他们将这事捅出来,只会落得一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骂名。
这事太复杂,又牵连甚广,一时半会儿很难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宁王无德倒也罢了,却偏偏和宁太妃行事大相径庭,不然他们也不会这般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