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_作者:蜀七(413)

2019-06-06 蜀七 爽文 种田文

  林渊甚至还抽调了一些来看。

  因为是糊名卷,而且统一要求了字体,除非特别熟悉的人,否则是绝忍不住谁是谁的。

  林渊翻了一些,有些失望。

  大多数都是老生常谈,有歌颂他的,也有表示商人逐利,与国无利,与民有害的。

  真正有见识的寥寥无几。

  林渊翻到中间,扫了几行,才停下来细看。

  这个考生的角度跟其他人不同,他从“商户”看到了“经济”,从当地“经济”说到了国家“经济”。

  他表达的不多,但很清楚,条理十分清晰。

  先是列出了商户被重视的好处。

  然后又列出了坏处。

  最后表示基于这些原因,应该在哪些方面限制商户,又不阻碍经济的成长。

  林渊看出了他的意思。

  虽然还很稚嫩,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但他提到的确实是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

  林渊把宋石昭和宋濂都叫来了。

  “看看这一份。”林渊把试卷交给二两,二两再递给宋石昭他们。

  宋石昭和宋濂传阅之后,脸上脸色各异。

  “这考生必是世家子。”宋濂斩钉截铁地说。

  林渊问他:“何以见得?”

  宋濂:“字刚健利落,观字如观人,自成一派,风流洒脱又不失锋芒,必然是自幼练字。”

  百姓家的孩子练字的时间必然是不如世家子弟的。

  毕竟一个私塾的先生很好,更不可能手把手的教。

  现在这个时候,人们都觉得人字一体,一个字好的人,人就不可能坏。

  同理还有相由心生,比如楚麟,因为长得好看,所有人们就觉得他不可能是个坏人。

  林渊有时候觉得这些人功于心计。

  有时候又觉得他们很天真。

  至少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就让他当个探花吧。”林渊说道。

  皇帝钦点,宋石昭他们当然不可能拒绝。

  并且他们也知道,这一次的科考,状元一定不会从世家子里出来。

  甚至不太可能是寒门。

  极大的可能是普通百姓或耕读之家出身。

  只有这样,普通百姓才会觉得功名离自己很近。

  才会激励更多非世家出身的人去念书。

  百姓们大多如此,他们能看见利益,只要有利益,他们就愿意去做。

  林渊觉得这样的百姓很可爱。

  要是百姓真的安于现状,无欲无求,那他才真是要头疼了。

  只是不知道,这个成为探花的世家子,是会觉得荣耀,还是会觉得屈辱?

  大约是有苦说不出吧?

  第二轮考的是“户籍”。

  考生们的文章都聚焦在女户上。

  有的认为不该立女户,因为这样会滋生女人的野心,她们就无法好好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会想方设法夺取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这样男人们会更加辛苦,因为以前他们只需要和男人竞争,现在还要跟女人争。

  并且最后他们很多人都认为,女户会让社会动荡,会让百姓的日子变苦。

  说直白点,就是恐惧。

  他们恐惧这种制度,恐惧这种变化。

  而他们又要维护自己的权力。

  林渊又抽调了试卷。

  这次让他耳目一新的试卷很有意思。

  这个考生认为,女户只是户籍的一小部分。

  户籍不应该以一家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每个人都应该有户籍,这样国家才能更清楚一国有多少人,多少男女,各城大户也无法存有隐户,隐户只给大户奉银,不给国家纳税。

  同时也提出人应该有身份证明,只有拥有证明才能迁移买房买地,才能婚嫁工作。

  这也是对税收有利的,更能杜绝隐户的存在。

  他的条理不太清晰,但林渊还是看明白了。

  三天考完之后,宋石昭他们挑选过后呈到林渊面前的试卷里就有这一份。

  每一个命题都有不少试卷,林渊要从中挑选百名进殿殿试。

  糊名已经被切开了,林渊能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为很多考生同名同姓,所以在名字前还会加上所在地,除了城名以外还有街道名。

  还有人害怕街道也撞了,写了自己的在家的排名。

  等林渊选出来,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每一个都要他自己看,宋石昭他们选出来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