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被他看的有些发毛,打了一个哈哈,说:“二哥,快休息罢。”
吴纠又看了齐侯一眼,不过并没有说什么,两个人便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竟然出了一些太阳,曹府一大早上就准备舍饭,膳夫们做了很多大锅饭,放在巨大的青铜食具里,推到曹府的门口,准备给难民舍饭。
吴纠一早也醒了,就怕第一次舍饭,难民会有哄抢的现象,因此让偃鸠调一队人马过去,准备维持舍饭的秩序,自己一会儿也会过去看一看。
吴纠洗漱之后,先去看了看小兹甫,小兹甫还在睡觉,昨天晚上闹够了,又发烧,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暖和的住所,如今一睡下来,睡得十分之香,吴纠没有吵醒小兹甫,让他继续睡觉,很快退了出来。
吴纠和齐侯准备上午先去配合舍饭,下午去重灾区看一看,一方面疏通洪水,另外一方面让屈重研究一下怎么灾后重建。
吴纠和齐侯很快来到了曹府门口,一走出来,就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大队,无数难民排在曹府门口,昨日刚下了大bào雨,难民根本没有地方找吃的,如今听说曹府舍饭,立刻全都蜂拥过来。
吴纠和齐侯过来的时候,看到的还是已经井然有序的现场,偃鸠费了半天力气,才让难民排起队来,否则就是一片混乱,曹府上的那点官兵,根本就拦不住难民。
吴纠走过去,就听到吵嚷的声音,一个曹府的官兵推搡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年轻人穿着一身麻袍,看起来十分穷酸,然而衣裳却十分gān净。
因为离得远,看不清楚那年轻人的容貌,就听到曹府的官兵说,要撵他走,旁边很多难民都看着,但是没人说话,用麻木的眼神注视着。
吴纠皱了皱眉,快步走过去,说:“怎么回事儿?”
楚王昨天到了曹府,这件事是曹府上上下下都知道的事qíng,那曹府的官兵一看到吴纠,立刻恭敬的作礼,说:“回禀王上,这刁民伪装成难民,反复过来讨要饭食,若是小人没有记错,这个刁民已经来了四五次还有余。”
那年轻男人听他到官兵的话,立刻说:“告敖并非刁民。”
他说着,拱起手来,彬彬有礼的给吴纠作礼。
吴纠不由打量起这个年轻人来,大约二十几岁的年纪,差不多二十五六岁,看起来是个文人,但是身材高大,肩膀和后背很宽,掩藏在麻袍之下,虽然穿的简陋,但是仪容一丝不苟,作礼行礼也是有条不紊。
那年轻人说:“告敖拜见我王,拜见齐公。”
吴纠不认识这年轻人,但是也能看得出来,这年轻人说话做事,谈吐有礼,而且不急躁,似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看起来极为不俗。
齐侯一看,感觉这一趟跟着吴纠过来赈灾,还真是不虚此行,因为眼前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齐侯也认识,自然,是上辈子认识……
男子复姓皇子,名告敖,是齐国有名的名士,也是在齐桓公鼎盛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士大夫之一。
而如今皇子告敖竟然穿的如此穷酸,还在小邑之中排队等着舍饭。
那官兵立刻说:“你这刁民还想狡辩,长得人高马大不去抢险,反而在这里排了四五次队吃白饭,你都吃了旁的难民吃什么?!”
皇子告敖也不急忙,说:“告敖所拿的粮食,并非是给自己吃,城郊有一破屋,那里有十几名在学堂受灾的孩子,告敖也没有旁的办法,求了粮食想给那些孩子吃。”
他这么说,官兵仍然不信他,笃定了皇子告敖就是想要多吃多占,就在这个时候,突听一个很微弱的声音说:“是师傅?”
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刻回顾头去,全都往曹府的大门里看,就看到一个少年有些害怕的站在大门后面,正是曹府的少爷曹孙宿。
棠巫还跟着曹孙宿,曹孙宿这身体素质太差,按照棠巫的话来说,就是比吴纠还差出一个吴纠来,除了吃药,还要锻炼身体来改善体质,因此这一早上,棠巫就扶着曹孙宿准备转两圈,先从最简单的散步走路开始。
两个人转到曹府门口的时候,正好听见外面有争吵的声音,曹孙宿往外看了一眼,便看到了皇子告敖。
曹孙宿的声音不大,还有些怯生生的,看到众人都看着自己,缩了缩脖子,虽然有些害怕,不过还是说:“王上,齐公,皇子师傅是学堂的师傅,师傅没有骗人,之前还教过孙宿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