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纠_作者:长生千叶(293)

  古往今来的许多诸侯,不都是自得意满,从自己的老巢跑出去,就被人一剑给砍了?齐襄公诸儿就是这样,他只是跑出临淄城打打猎,就被公孙无知给砍了。

  公孙无知也是这样,出去游玩几天,还没出过门,就被雍廪给斩了,更别说齐侯要出国门了,那是异常危险。

  奔丧的事qíng不简单,齐侯召见了公孙隰朋仔细商量,带上最jīng良的虎贲军,一定不能有任何差池。

  吴纠这几天也为了安全问题做足了准备,查了查需要借道儿的四个国家,当然很多字太生僻了,吴纠gān脆让子清和晏娥念给自己听,美名其曰是看字伤神,自己需要养神。

  很伤吴纠自尊心的是,别看晏娥才十二岁,还是个小女孩儿,但是晏娥所有的字儿都认识,看起来还有点小学问。

  晏娥说是当年进宫之后,在浣衣的部门,和一个老宫女学的,那老宫女很有学问,平时就教她一些,旁的宫女都不想学,毕竟她们是女子,觉着学了根本没用,晏娥觉得有意思,就学了一些。

  晏娥说得越谦虚,吴纠就觉得自己越是文盲,越心塞……

  卢国和郭国很好对付,是小国家,而且对齐国非常友好,毕竟他们要夹fèng生存。

  按理来说,他们此行穿过谭国再穿郭国比较方便,不需要走卢国,但是因为谭国对齐国相当不客气。

  在齐侯做公子的时候,曾经逃难到谭国,但是被谭公很不客气的拒之门外,最后才逃难到莒国。

  后来齐侯继位,各个国家的诸侯都贺喜,就连鲁公都送来贺喜的贺礼,虽然是表面功夫,但是起码做足了脸面,但是谭公竟然没有送来贺礼,也没有贺喜的使臣,可谓是又一次无礼。

  谭国这个国家,恨不得跟齐国的国都临淄城一般大小,版图不大,却如此“硬气”,其实一直以来让吴纠很奇怪。

  吴纠最近在做补习功课,这才明白了一些。

  首先谭国是一个经济中心,之所以齐侯在出逃的时候,第一个选择谭国,是因为谭国比莒国离齐国近,路途的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谭国是经济大国,虽然版图很小,但是物资丰富,是周边国家的经济枢纽。

  谭国夹fèng生存,完全是因为经济发达的缘故,旁边的各国过都需要进口谭国的物资,依赖谭国的物资,所以谭国才如此“qiáng硬”。

  但是谭国除了经济,其余的并不发达,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他们的态度依然qiáng硬,这就要从谭公这个人说起了。

  谭公这个人,今年九十有余,吴纠乍一听吓了一跳,古代竟然有如此长寿的人?齐侯已经算是个长寿的国君了,但是也没有活到九十多岁这么年长。

  谭公的资历非常老,老到什么程度?和齐侯的爷爷是一辈人,东周第一任周天子周平王迁都洛师之时,谭公已经与周天子共事了,而且向周天子提出“尊王抑霸”的理念,就是尊重周天子,反对大国qiáng国。

  一方面是谭公资历真的够老,他的儿子太子都七十多岁了还没继位,也当真是个老太子了,另外一方面是,齐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国qiáng国,齐国的版图如此之大,并不是当年周天子册封给姜太公的版图就如此之大,而是后世子孙并吞来的。

  所以谭公觉得齐国本身就和自己的理念相左,所以拒绝和齐国友好往来。

  这一些列的原因,促使了谭国很“傲慢”。

  大约半个月之后,奔丧的队伍就要启程了,之所以启程的如此早,是因为怕路上有什么变故,耽误了奔丧的时间,若是奔丧的时候诸侯国特使没有赶到,那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次的队伍是前所未有的壮观,齐侯亲自坐镇,吴纠是特使,大司行公孙隰朋掌管虎贲军兵马示意,管夷吾被提升为上卿大夫,与鲍叔牙一同随行,召忽东郭牙一并提升为中大夫,曹刿则封为将军。

  国度中有高傒和国懿仲两位忠心耿耿的监国上卿坐镇,留了虎贲军中郎将守城。

  队伍很快就出发了,随行虎贲军一眼看不到头,数十辆缁车粼粼而行,上面堆放着进贡周天子的贡品,还有就是借道儿的“好处费”。

  队伍出发之后,首先路过的是卢国,卢国果然谦恭异常,不仅没有要齐国的好处费,还献上了很多珍馐宝物,献给齐侯。

  队伍为了赶路,把剩下的时间节省下来,只是在卢国短短停顿了两日,卢国国君接风之后,就匆匆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