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纠_作者:长生千叶(604)

  商容并非审友那般无的放矢,他说的没错,大司农便是gān这个活儿的,行军打仗消耗粮食非常多,何止是消耗粮食,一个壮丁出来打仗,那么后背需要牵扯到少五个人,三个人负责供给,两个人负责他原本应当的农作,若是处理不当,不只是损失钱财,而且还会使农田荒废,经济下挫。

  半个月部署一个月的粮糙经费,这并非是多容易的事儿,众人一听,纷纷点头,这的确是个好题目,没有太苛责,也没有为了奉承齐侯故意放水。

  但是相熟的人都为吴纠捏了一把汗,因为吴纠之前没做过大司农的相关职位,若是突然让他上手,各方面关系需要打点,人脉需要相熟,这么一算起来,半个月只是安排部署还好,但是要提前和司农的人打好关系,那实在太难了。

  齐侯憋着没说话,吴纠已然笑眯眯的拱手说:“半个月?”

  商容恭敬的说:“半月若是太短,经月也是尚可。”

  就听吴纠一笑,挑唇说:“不,商大夫误解纠的意思了。”

  商容惊讶的说:“那是……?”

  吴纠说:“太多了,不需要làng费这么多时间。”

  齐侯见吴纠这般笑,就知道他肯定成竹在胸了,于是说:“二哥以为,多久合适?”

  吴纠举起一根纤细白皙的手指晃了晃,目光灼灼,十分自信,笃定的说:“一天……足矣。”

  众人听了一片哗然,纷纷又小声议论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吴纠,有人担忧,有人想要看热闹,有人则是恶意揣度。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吴纠没权没势,手上有的最多的就是钱和粮食了,小饭馆的后院已经堆不下粮食,吴纠的房舍里一盒一盒全是齐刀,正发愁这么多齐刀和粮食该怎么藏起来,因为怎么藏都要藏不住了……

  第72章 “嫁”

  吴纠这么笃定,很多人都不信任,齐侯见他这般样子,早明白了吴纠的为人,若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会夸下海口。

  齐侯便笑着说:“哦?那就静等二哥的佳音了?”

  吴纠拱手说:“君上,纠斗胆,还想和君上讲一个条件。”

  他的话一出,旁边的高傒和国懿仲直看他,因为齐侯让吴纠做大司农,吴纠竟然还要讲条件,无论是不是有才,这也太恃才傲物了一点儿,还没当上大司农了,就这般开口闭口的条件了。

  齐侯不生气,笑着说:“二哥不妨说来听听。”

  吴纠恭敬的拱手说:“请君上借给纠一千虎贲军。”

  他的话一出,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虎贲军乃是护卫齐宫的士兵,都是亲信中的亲信,吴纠一开口就要这么多虎贲兵,不知道的还以为吴纠要造反呢。

  齐侯挑了挑眉,笑着说:“好啊,二哥只管借走用。”

  齐侯连原因都不问,还一脸笑眯眯的样子,群臣都惊讶了,高傒连忙拱手说:“君上,傒斗胆请问公子,这些虎贲军,是用作何处?”

  吴纠笑了笑,脸上有些神秘,只是说了三个字儿,说:“搬粮食。”

  众人一阵诧异,纷纷看向吴纠。

  吴纠觉得这种震惊加疑惑的眼神,真的太有意思了,吴纠上辈子也算是个“领导者”,只不过他领导的并非是打打杀杀的真战场,而是那些尔虞我诈的商业战场。

  其实吴纠还挺庆幸自己是来到了东周chūn秋的中期偏早,毕竟这个时代可不像几百年之后的战国,如今的chūn秋礼义为先,虽然礼义已然崩坏,但是诸国之间还以礼义画道道儿,自然补不可不遵从礼义。

  遵从礼义,这个年代的人,无论是打仗还是经商,远远没有现代人“yīn险”,就用打仗来说事儿罢,这个年代还没有偷袭一说,因此鲁公挟持吴纠一被传开,简直就是无耻下作的行径,而战场上全都会在提前约好的地点打仗,约好的地点之外那是野场,打仗的时候还要讲究正面jiāo锋,不能俘虏有白头发的老者,若是俘虏了有白发的老者,必须放他们回家养老,追击一个俘虏的时候,只能最多五十步,五十步一到就不能再qiángbī了。

  这样的礼义教化条条框框,非常多,以至于这个年代还很“迂腐”,做人相对君子,所以吴纠觉得,虽然重任看起来压肩膀,但是真的挑起来应该不会很困难。

  众人惊讶,齐侯则是笑着说:“好,便依二哥,一会儿让虎贲中郎将与二哥调一千兵马,今日下朝之后,到明日上朝之前,这一千兵马都归二哥调遣,旁人一概不得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