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纠_作者:长生千叶(758)

  齐侯全都说准了,审友也不敢应承,齐侯冷冷的说:“孤看你就是这么觉着的,审友,你很委屈啊。”

  审友这回真的不敢说话了,齐侯说:“什么闭门思过,孤觉着,大司农就是太心善了,耳根子也软,放不下脸面来整治你这种趋炎附势的人。”

  他说着,一甩袖子转过身去,又回到台阶上,坐在席上,淡淡的说:“孤看这样罢,审友你为官这么多年,让你在家思过,你也想不出什么来,你还在司农任职,但是因为你的过失,让鲁国认为孤失信于人,认为我齐国失信于人,最无可恕,孤便罚你……去养猪。”

  他这话一出来,众人都是一愣,随即“噗嗤”好几声,好几个士大夫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吴纠也是一愣,随即低笑一声,审友没听清楚,其实并非没听清,而是不敢置信,刚还说在司农部门继续工作,后面一句竟然是养猪?

  一个士大夫竟然要去养猪,严格来说,农业的确是司农的管辖范围,但是大家从没见过士大夫养猪的,这实在太好笑了。

  审友还想说什么,大喊着:“君上饶命啊!”

  齐侯笑着说:“孤又没有要你的命,你不是看不起司农么?孤就让你好好体会体会,什么叫司农。”

  他说着,挥了挥手,很快有士兵进来,将养猪的审友拉起来,拖出了殿外,审友简直不能想象自己会去养猪,他本以为吴纠就要失宠了,怎么想到今日失宠的是自己。

  齐侯非但没有责怪吴纠罢免了审友的官位,而且还说吴纠太心善了,这完全不是失宠的模样。

  众人都面面相觑,昨天才听到了“内幕”,今日的内幕竟然不攻自破了,大家心里都松了口气,幸亏昨天对吴纠也是毕恭毕敬的,若是真的信了审友的话,那才是傻子呢。

  齐侯让人把审友拖走,喊冤枉的声音这才消停了下来,齐侯淡淡的说:“行了,今日审友的事儿,便是一个教训,各位卿也记着,齐国需要的是忠心耿耿,尽职尽忠的士大夫们,而不是审友这种只想着溜须拍马,钻空子的谗臣。”

  士大夫们连忙拱手说:“君上英明,谨遵君上教诲。”

  齐侯说:“行了,这事儿便罢了,剩下就说一说鲁国告粮的事qíng罢。”

  鲁国人向齐国买粮食,鲁国此时正青huáng不接,百姓吃不到粮食,因此迫不得已,才向一直胶着关系的齐国买粮食。

  之前齐侯答应了,只要鲁国肯送岑鼎过来把顽一个月,就卖给他们粮食,如今鲁国大夫臧辰写来了书信,说鲁公已经同意将岑鼎借给他们把顽一个月。

  臧辰请示齐国的意思,什么时候能把岑鼎送过来。

  时间延误了十多天,不过吴纠昨日已经把信函发出去了,齐侯就在朝上吩咐了一下,让大家都准备一下,臧辰入齐之后,还要有接风宴席,很多大臣都需要参加。

  迎接鲁国使臣的事qíng,就jiāo给公孙隰朋,公孙隰朋是大司行,对这种事qíng就是如数家珍,几天之后大司行就出发了,前去迎接臧辰和鲁国重器的岑鼎。

  齐侯又让吴纠和展获负责在临淄城门口迎接臧辰,因为两个人上次已经有了经验,因此很快就领命。

  等到鲁国特使的队伍就要到达城门口的时候,吴纠就带着展获和司农部门的人,到了临淄城门口,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了,并非那么酷热,虽然午后的阳光还是那么刺眼炙热,但是只是晒得人睁不开眼睛,并不会感觉到酷夏的粘腻感,尤其是入夜之后,凉风习习,颇有一些初秋的感觉。

  吴纠和展获站在城门口,很快就看到一支队伍遥遥的走过来,队伍的人影看起来很飘渺,但是队伍之中有一口巨大的青铜鼎,非常惹眼,装在车上,做好了保护措施,捆绑的严严实实,缓慢的朝这边而来。

  古代人,尤其是周朝人,很看重祭祀的礼器,礼器其实就是食器,在周朝人眼中,吃是很重要的事qíng,吃饭用的器皿,都是祭祀先祖和神明的礼器。

  例如歃血为盟的玉敦,其实就是小碗,而青铜鼎是这个时代最为至高无上的礼器。

  巨大的岑鼎乃是鲁国的重器,就仿佛放在洛师明堂之中的九鼎一样,代表着王权,岑鼎则代表着鲁国的最高权威。

  鲁国人为了买粮食,也是拼了命了,竟然真的把岑鼎借给了齐侯把顽。

  其实鲁公并不同意将岑鼎借给齐国,毕竟就算鲁国闹饥荒,鲁国的贵族也是一天三顿,一顿饭jī鸭鱼ròu,六种主食,样样不能少,别说是鲁公了,就连他身边的一票公子贵族,还有士大夫们,那配置也没有减少,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饥饿,只是天天能收到这边饿死多少难民,那边又有多少起义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