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霍英治对这件事的态度和反应让他觉得动摇了。李世民弑兄bī宫却无损他的英明那是因为非但涉及到王位之战更加是生死之争,但霍英治这么做却只是因为单纯的厌恶吗。
……太无qíng了。
他看着他,惨白着脸:“霍先生,我辞——”
“其轩!”门口不知几时出现的老人沉声一喝,适时地制止了他最后那个字的出口。
齐国豪站在门口,一只手握着门把,就着这个姿势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视二人。
心中不是不感慨的。
这两个年轻人,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霍英治冷静内敛,理智得几乎欠缺人qíng味,而何其轩则是天生的辅助型人才,细致周到,温和而无害。他们三个人,外界人称是霍氏的三套马车,现在,就为了一个区区的骆云起,这辆车就要失衡了么?
目光中那种严厉的神色渐渐退去,齐国豪放缓语气。“其轩,你出来一下,我有话同你说。”
和霍氏大多数职员一样,何其轩对这位具备着在现代社会来说极其少见忠诚美德的老前辈有一份格外的尊重和服从。他默了一下,终于还是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霍英治盯着他的背影,好半天才发觉自己按着书桌边沿的手指竟在簌簌地发抖。
竟然激动了。
刚才,虽然齐国豪阻止了何其轩说完,但聪明如他怎么会不知道那上‘辞’字后面紧接着的就是一个‘职’字?
辞职?
何其轩,那个三年来跟他共进退同作战的男人,现在为了一个骆云起就要向他辞职?!
在他明明都向他作出解释之后他还是要辞职?!
实在是,太、过、份了。
他恼怒到极点,低下头,注视着桌上那份幼稚的计划书。就为了那么个人,就为了那么个人!
他忽然红了眼睛,大力抓起来狠狠揉成一团泄愤似地劈手扔了出去。跌坐在椅上,他胸膛剧烈起伏。
时间流逝,那份bào怒终于渐渐沉淀,涌上心的,更多的是伤心和委屈。
他想他没有做错。
他想他的确没有做错。何其轩只知道替骆云起抱不平,他怎么就不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呢。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母感qíng不佳,两人吵架时从来都不避忌旁人,虽然陈婶每次见势不对都会机警地把他远远带开,但慢慢地他还是知道了父亲另有爱人,而那个爱人,是个男的。
同xing恋。这个名词忽然生动而形象地在他脑中具体化。
因母亲坚持不肯离婚,家中长年笼罩着低气压。她尖厉地叫:“你休想!我拖也拖死你!想带他去荷兰?做梦!”
这样的日子过下去他觉得既滑稽而麻烦,从初中开始他下意识地选择了住宿制学校,十四年那年在一次毫不新鲜的争吵过后他由衷地对哭泣的母亲说出早就想说的一句话。
“离婚吧。你也只能活一次,不如重新开始。”
可以想象,这句话对做母亲的人冲击有多大。本来豁出去打算一条道走到黑的女人在睁着泪眼看了他半天之后终于开始确切地考虑另一条出路,几天后,她终于松了口,带着前夫的一大半身家离开了国内。
从此以后她没有再出现,倒是父亲,知道了他对母亲说的那句话后曾经找过他一次。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打算要进行一次男人间平等的对话吧,但那种话题,到底还是觉得有些难以启齿。漫长难堪的沉默之后,父亲叹了口气,首次向他提到了那个男人。
“你可以恨我,但是不要怪他。”从他话中,不难听出父亲对那人的维护,“他……其实是个很好的人。”
袅袅的烟雾让父亲有棱有角的面孔显出几分少见的柔和,也许并不是烟雾的原因,而是那个男人吧?
忍耐地私下来往半年后,在父亲的极力坚持下,双方家属的正式见面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行程。
听说那男人因为出了柜,父母早就与他断绝了关系。所以所谓的家属,其实也就只剩下两边的儿子。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骆云起,虎着脸,看得出心中颇不痛快。这人完全不会掩饰,喜怒皆形于色,成不了什么大器——这是他根据第一印象对骆云起的评价,因此在介绍时只矜持地点了点头,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个男人的身上。
并不似传闻中拿着兰花指的娘娘腔,男人整洁、清秀、斯文而紧张,象被上级评估优质课的中学老师,无论事前准备得多么充分,无论多么qiáng装从容镇定,但心里始终有点发虚,担心会通不过。他不太敢看他,刚开始与他说话的时候甚至紧张得指尖都在发抖,也许是父亲那悄悄握了一下他手的鼓励,虽然被他面红耳赤地甩开了,但后来总算是慢慢镇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