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小书生圈夫记_作者:迎风布阵(106)
“若是如此,那希望是老夫多想了,三殿下的目标只是老夫吧。”孙阁老道,“那此番放舟去长安城,少将军的人不要出手,老夫在长安城里还有几分薄面,央他们照看三分,他们还是会应允的。”
“不!家父在世时便言阁老你的直觉一向jīng准,放舟此番去长安城我必跟随。”溇琰道。
“万万不可,若一切成真,长安城内必是设了个套,少将军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阁老放心,有些事我不过是暂时隐而不发,隐而不发不代表我就此收手,该讨回来的,该要回来的,我一个都不会放过!”溇琰沉色。
“少将军有如此决心,老夫定全力襄助,当年之事实在是太冤,老夫便是想替大将军辩护也没这个机会开口。只是……”孙阁老顿了顿,“放舟与老夫的外孙女与此事无关,望少将军……”
孙阁老的话音未落,溇琰已然肯定回复:“放舟与我而言是心头至宝,没有他,我溇琰便不是完人,我定会护他周全,而放舟视二妞为掌上明珠,我也定然护她周全。”
“如此老夫再无后顾之忧,少将军尽管行事。”
“多谢阁老襄助!”
“好了,不多言此事了,待放舟过来后,谈谈路线和余下日子读书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表示:因为这一章的剧qíng进展缓慢,于是今天会有第二更~~~~
☆、052
052
“啊?要读这么多书啊?我不是去落榜的吗?”陆放舟傻傻的看着孙阁老递过来的书单, 已经整整一叠二十本的考题。
“落榜也要像个落榜的样,基本的东西都答不出,那便不像了,会被视为舞弊。”孙阁老看了陆放舟一眼,
大梁朝会试的三场题型和乡试三场题型基本一致,第一场考义,延续乡试时的四书五经义, 增加了其他典籍的义,去除了诗或者赋的考题;第二场依旧考论、判、诏、告、表,道数有所增加;第三场一样是策一道, 乡试的策取题比较笼统,会试的策则会与时政联系在一起,答题时需分外谨慎。
对陆放舟而言,难度依旧在第一场,他看的书实在是太少,而第一场答不好是最容易被定xing为舞弊的, 因为那是基本功,基本功都不扎实自然是个注水的考生。
“莫急,还有些时日,庄里的事先多放放, jiāo于各庄的老师傅们管,多留出些时间看,我也会陪你一道看,不懂及时解答与你。”溇琰忙安慰。
一听有溇琰陪读, 陆放舟心道,好吧,他读……
至于行程,浙东道去长安还是很方便的,前朝曾开凿过一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燕地,南至浙东道的杭州。大梁立国之后又在浙东道开凿了浙东运河,从杭州至越州至明州。
陆放舟去长安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坐船过去,而到了洛阳之后,有两种选择,一是弃船,从陆路去长安,洛阳是东都,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官道历来通畅,来往车辆络绎不绝;二是继续走水路,因杜贵妃喜洛阳牡丹,当今圣上为其新开凿了一条广通渠,畅通了长安与洛阳之间的水路,这条水路走的多是达官贵人,陆放舟这般身份的学子不太适合走这条路。
所以溇琰和孙阁老最终定下的行程是从越州坐船去洛阳,然后在洛阳换陆路。
越州和洛阳之间的商船不少,亦有专门的客船,搭乘方便,寻到合适价位即可。至于随行人员,陆放舟宅内没有书童,小厮,孙府的男丁大都年迈,立刻去寻个年轻的又怕时间太短,识不出人品如何。
溇琰遂提议暂缓。
又过了些时日,到了十一月里,今年茶叶的销售基本告一段落,陆放舟便去了臻品斋结今年的货款。
掌柜溇秀一面仔细算与陆放舟,一面笑打听:“举人老爷,明年二月你可是要去长安城的?”
陆放舟点头,遗憾:“是啊,要去会试,明年的茶恐怕是管不了喽,品茗会也别想了。”
“看老爷说得,上京赶考是好事,得中了可就是进士了。到时候身价一涨,你的茶何愁卖不出去?”溇秀笑。
陆放舟忙摇头:“就我的水平,难!你又不是不知道今年浙东道贡院里那些事,jiāo了卷的都中了,根本没看水平。”
“举人老爷谦虚了。”溇秀笑说了句,然后转了正题,“说起来有件巧事,我们少东家是长安人士,明年二月初是家里老夫人的整寿,少东家要回去拜寿,届时直接用自家商船开去长安,算算时日估摸着跟你赶考的时间差不多,我家少东家对你印象挺好的,便问了我句:届时要不要一道捎上你。我当时没敢答,这不要问问你的意见,你要是觉得可以,我就给你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