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小书生圈夫记_作者:迎风布阵(126)
陆放舟不懂这里头的窍门,只知道这下得骑马好久,得等走完直道才能停。
直道是长安至九原郡的一条古道,据说还是几百年前一位著名帝王下令建造的,直道是用土夯实的,寸糙不生,又地处偏远,十分平稳,特备适合粮糙运输,相当于古代军用高速公路。
溇水跟着陆放舟一道去了,听说得骑马这么久,忙不迭把事先准备好的垫厚了的裤子递给了陆放舟,让他换上。
陆放舟问了句可有多?同时南边的人,徐文也一样不常骑马。
溇水忙说:“老爷放心,都准备了。”
陆放舟这才放心的换上裤子骑马出发,他负责押运的那一段在队伍中央,徐文则在后头,两人一路上并未得见。
另一面,正在收拾战场的溇琰得到了飞鸽传书:人已送出长安。
溇琰终于露出了来北境之后的第一个笑容,对跟随在旁的溇山道:“可将香榧一事让杜贵妃知晓了,再回书三殿下:溇琰铭记三殿下之恩德。”
溇山得令离去。
长平公主见状驱马过来笑问:“何事这么开心?”
“无事。”溇琰平静回答,嘴角的笑意却未掩饰。
公主看着一脸鄙视:“得,我不问了,反正是个事我总会知道的。”
溇琰一笑,驭马走了,公主问了句:“去哪?”
“接粮糙去。”溇琰笑说。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得意):亲妈吧?亲妈吧?
陆放舟/溇琰(同时鄙视):都没见着面,算什么亲妈?
☆、061
061
一天两夜的疾行之后, 第三天黎明的时候,陆放舟一行终于在晨曦中看到了九原郡。
九原郡曾是大梁北境一个重要的屯兵要塞,它北临huáng河,东西两面接长城,南临直道,大梁立朝之初,在据守北境这方面起过巨大的作用。
随着后来娄家军平定北境, 大梁接管了不少北蛮的土地,九原郡前的防线也推过了huáng河,延伸到了前方糙原边缘。
此番北蛮大军压境, 并未如愿收复九原郡前的糙原,故而九原郡安然无恙,被设为了大梁粮糙的中转之地。
陆放舟等人到了九原郡,先做了jiāo接, 然后被郡守迎去驿站休息,待下午的时候, 郡守匆匆过来,告知了陆放舟一件事:“这位大人,下官遇上个难处,想请大人帮个忙。”
郡守是从五品的官, 陆放舟只是正六品,当不起对方一声大人,忙道:“郡守请讲便是。”
“是这样的,前方战事紧, 这批军粮需立刻运过去,我这边武官是有,但负责清点jiāo接的文官缺了个,这……大人能不能帮个忙?”郡守期待的看着陆放舟,他是个四十上下的男子,被北境的风chuī得特别苍老,又因连日没睡好,眼眶都凹陷下去了。
被这么一个人哀求了,陆放舟想拒绝都有些为难,毕竟九原郡是后方,运送过去就是去前方了。
倒是徐文看了眼,犹豫了下说:“要不,我们帮这个忙吧?”
徐文都这么说了,陆放舟也不好拒绝,便点了头,郡守忙欢喜的谢了又谢。于是当晚两人又出发了,还不巧遇上北境刮风,熟悉气候的老兵忙叮嘱陆放舟和徐文:“两位大人千万捂好口鼻,风里夹着沙子,chuī多了就不好了。”
陆放舟照办,他是知道沙尘bào的人,琢磨着老兵说的也就是这回事。
徐文也照办了,两人在昏暗的夜间糙原上跟着队伍前进,忽然领队叫停了队伍,几个士兵上去趴在地上听了好一会,听完脸色都十分不好,相互间jiāo谈时都十分凝重。
陆放舟看着便觉得不好,这种qíng形他在古装剧里看过,趴在地上听的是马蹄声,按士兵的表qíng判恐怕是有骑兵接近,且不是我方的人。
他赶紧驭马上前询问,领队也没隐瞒,道了实qíng:“接应的马蹄声不对,怕不是我方的人。”
是敌人?这可怎么办?粮车是辎重,现在要跑来不及了,迎战不太可能,既然是劫粮糙的,对方的人数肯定比我方押运的多。
“我有个主意。”徐文也驭马上前,用马鞭指了后方某处,“我记得那边有处石林,可将粮糙先悉数存于那处,分些士兵看守,余下的人带着空的车马去引开敌人。”
领队闻言沉默,似有不决,徐文见之着急:“将军,时机转瞬即逝,若耽搁了,连转移去石林的时间都不够了。”
陆放舟看不懂领队的想法,不敢多言,领队则悄悄将目光投向了跟着陆放舟前来的溇水,见溇水不动声色的表示了赞同,便点了头:“好,就这样吧。”